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笔趣阁 > 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适才玩笑尔

“呵呵,不愧是朱大人,适才玩笑尔。”汪直呵呵笑着说道,面上如沐春风。
“当然,我刚才说随身带了一把袖珍火铳,也是玩笑。”朱平安呵呵笑了。
“哦?”汪直坐直了身体。
“其实我带了两把......”朱平安一脸憨厚的回道,脸上淳朴如村头二狗子。
汪直又坐了回去,面上的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
“开玩笑,我一把也没带,我是请汪头领吃饭共商大事,带劳什子袖珍火铳做什么。”
朱平安摆了摆手,呵呵笑着说道,一脸的坦诚。
呵呵,你猜我信不信?
汪直扯了扯嘴角。
“汪头领,请用茶,这是圣上御赐的贡茶,平安不肖,只得赐了一罐,平日里我都不舍的喝,今日借汪头领的光,得以开怀畅饮。”朱平安拎着茶壶给汪直斟茶。
“多谢朱大人,这是御茶啊,那我可要好好品品。”汪直一听说是御茶,不由神情激动了几分,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喝过御茶啊,有些受宠若惊。
御茶可是皇上喝的茶,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喝跟皇上一样的茶......
朱平安待自己,甚厚啊。
汪直对朱平安的好感再次+10086,方才的玩笑,也令汪直对朱平安更欣赏。
聪明人嘛!
我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聪明人靠谱,不会干蠢事,合作起来事半功倍。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汪直喝了一口茶,顿觉唇齿飘香,这醇厚的茶香简直要冲破自己的天灵盖,这茶不愧是御茶啊,跟这茶相比,自己前几十年喝的茶简直就是猪草!
闭上眼睛,回味无穷,依稀间,恍若置身青云端,微风轻轻的吹拂鬓角。
好茶,这一生都没喝过如此好喝的茶!
不愧是御茶!
汪直品尝了一口茶,内心之中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回味无穷,赞到无以复加。
此时,在主桌外围桌上坐着的刘大刀,凑到刘大枪跟前,一脸疑惑的耳语问道,“那壶茶不是你从库房拿的茶叶吗?什么时候成御茶了?那茶叶你说多少钱买的?”
“那茶叶是我从集市上一个老头的茶摊上随便买的,一麻袋也不过花了十两银子而已。”
刘大枪同样用旁人不可闻的耳语回道。
“那咋成御茶了?难不成那个老头家的茶正好是供给皇上喝的御茶?赶巧了?”
刘大刀惊疑道。
“拉倒吧,那老头卖的茶就是普通茶,他家的茶要是供给皇上喝的御茶,还会到街上摆摊?他们家的银子早就海了去了。”刘大枪摇头道。
“那咋成御茶了?”刘大刀不解。
“公子说它是御茶,它就是御茶,你管那么多干嘛。”刘大枪耸耸肩。
“你说得对。公子说它是御茶,他就是御茶。”刘大刀顿时想通了,连连点头。
好在他们知道事情重大,说话都是旁人不可闻的耳语,周围人,尤其是汪直只能看到他们在耳语,至于他们在耳语什么,那是万万听不到的。
再看汪直喝了一口“御茶”回味良久的样子,两人都忍不住低下头憋笑,肩膀晃动。
“不愧是御茶啊,这一口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汪直对御茶赞不绝口。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霸业一壶茶。”朱平安再次给汪直斟满茶。
“朱大人不愧是状元之才,这句诗真是绝了,不像我,喝了一口也说不出多好了。”
汪直不由赞不绝口。
“汪头领过奖了,请慢用。”朱平安谦虚的客套了一句,拎着茶壶又给汪直斟满茶。
“多谢朱大人。”汪直抱拳道谢。
“这御茶确实好喝,不过,朱大人请我来,不会只为了请我喝茶吧?”汪直再次喝了一口茶,回味片刻后,放下茶杯,“咱们也该言归正传,共商大事了吧?”
“当然。”朱平安点了点头。
“海峰跟我说,朱大人也想要解除海禁?是不是真的?”汪直直截了当的问道,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平安。
“当然。”朱平安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当前形势,海禁已经不合时宜了,对于大明来说,弊大于利,既然弊大于利,当然是解除海禁更好。”
汪直面无表情,不动声色,进一步问道,“不知朱大人说海禁不合时宜,弊大于利,可否深入探探海禁有哪些弊端?”
“首当其冲,便是汪头领你们造成的倭患。”朱平安毫不客气的指出。
“哦,朱大人是说,倭患是由海禁造成的吗?可是,难道朱大人不知道,大明之所以海禁,便是因为有倭患,海禁也是为了防治倭患吗?”
汪直摇了摇头,反驳道。
“两者不一样。大明立国之初,造船和航海术方面,方国珍、张士诚余逆擅长也。当时,温州、台州、处州是方国珍地盘,宁波、绍兴、嘉兴、苏州、松江、通州、泰州是张士诚的地盘。方国珍和张士诚被我大明太祖击败后,余逆仍然坚持反明,他们盘踞在沿海岛屿,勾结蛮夷海盗,尤其是倭寇,不时对我大明沿海发动恐怖袭击。当时,我大明初立,国力不足,民生凋敝,物资匮乏,无力出海清缴方、张余逆,只能实施海禁,防止人口、物资外流。不过,到了永乐年间,方、张余逆早就清除了,郑和下西洋,我大明海军何其威武雄壮,哪里还有倭寇之患。”
“今日,海禁导致走私横行,走私犯勾结倭寇,海禁导致沿海百姓不能靠海赤海,有些小民走投无路,亦勾结倭人,而当今倭国四分五裂,群雄并起,征伐不断,战败者丧失土地,成为浪人,沦为倭寇,战胜者也需要钱财粮草,亦为倭寇行为,从我大明劫掠钱粮补充血液,如此一来,致使倭寇肆虐。”
“所以说,两者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朱平安缓缓说道。
“朱大人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市通,则转倭为商;海禁,则转商为倭。汪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汪某但凡有办法,那是一日也不想做倭寇,我想做的只是通商。”
汪直微微点了点头。

(https://www.bqduo.com/biquge/1_1412/c88886644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