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215章 封号武安!

第215章  封号武安!      
              “没想到朝廷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我们都没想着要逃跑,他们竟然想着要逃跑。”

      

              “可不是吗?

还好天子及时发现了他们,将他们控制住,不然若是他们做了外敌内应,恐怕我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天子圣明!”

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击节称快。

      

              高兴安把目光放在了十几位衣衫褴褛的官员的身上,十几位官员因为畏惧而浑身颤抖。

      

              他们早就连肠子都悔青了,然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斩!”

      

              随着高兴安一声令下,地上多出了十几名官员的头颅,鲜血喷薄而出,染红了刑场。

      

              ……      

              前世的戚继光虽然功勋卓著,但是并没有被封爵位。

      

              民族英雄待遇怎么会不给拉满?

      

              文华殿中,朱翊镠翻阅着大明舆地图,想着给戚继光封个什么。

      

              之前自己倒是要给戚继光封过一个伯爵,只是下内阁与礼部议。

      

              但议着议着,就开战了。

      

              不行,伯爵怎么能配的上我戚大帅的身份?

      

              要不然封个冠军侯?

      

              只是戚继光的年岁已经不小了,此时封冠军侯不太合适。

      

              对,武安侯。

      

              武安这两个字还不是一般人能担得起的。

      

              之前鼎鼎有名的,便是先秦的三个武安君。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能安邦定国者均号“武安”。

      

              第一位武安君是秦国杀神白起。

由于其屡立战功,秦王封其为武安君,时人言:“起能每战必克,得百姓安宁,故号武安。”

但后来白起被秦王忌惮,自刎而死。

      

              第二位是赵国的李牧。

李牧领军数退攻赵秦军,赵王谓“李牧为赵之白起”,故封李牧为赵武安君。

李牧又领兵横扫匈奴,但后因秦国贿赂大夫郭开所使用的离间计被赵王所杀。

      

              另一个武安君则是纵横派代表人物苏秦。

苏秦出使六国约定联合攻秦以其为合纵长,被赵侯封为武安君,之后出使六国,并佩六国相印,采用合纵策略使山东六国与秦国对峙。

但最终苏秦遇刺身亡。

      

              这三个武安君虽然都是功勋卓著,但都是没有好下场。

      

              朱翊镠想了想,这个武安二字的确尽显武将之荣光,自己应该罩得住。

      

              只要自己在位一天,便重用戚继光一天。

      

              既然戚继光的封号已定,那就该着手处理朝鲜和倭国的事宜了。

      

              当日廷推安平总督,内阁与七卿推举出来的人选是为礼部左侍郎朱赓。

      

              朱赓此人朱翊镠倒是有些了解,毕竟是当过万历朝首辅的人物,才能自然是有过人之处。

      

              而安平布政使司的承宣布政使落在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许国的头上。

      

              四知州分别是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沈一贯,徐州同知张位,南京太仆寺卿石星,侍讲学士沈鲤。

      

              看到这个名单,朱翊镠都咋舌不已。

      

              每一个人单拎出来,都是万历朝赫赫有名的文官,不是内阁学士就是六部尚书。

      

              至于倭国的治理,就把剩下那几个有名的阁臣都拎出来派出去。

      

              什么王锡爵,王家屏,陈于陛都放过去。

      

              朱翊镠倒是不信,这些能治理大明朝的能臣,还治理不好这区区弹丸之地?

      

              这种人生开挂的感觉,让朱翊镠飘飘欲仙。

      

              没有人能比自己更能知人善任了吧。

      

              ……      

              一连几日保定府都降大雪,气温骤降,百姓冬麦颗粒无收,一时间整个保定府动荡了起来。

      

              京师,户部。

      

              一户部主事行色匆匆的来到了户部尚书张学颜的面前,神情严肃道:“大人,保定府传来紧急奏折。”

      

              “保定府遇百年未有之大雪,大雪之下,百姓冬麦颗粒无收,现如今北方的粮仓大部分都用于大军出征了,恐怕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来赈灾了。”

      

              闻言,户部尚书张学颜脸上愈来愈凝重,“拿过来看看。”

      

              张学颜接过了奏报,脸色愈来愈不好看,心里不断盘算着该如何应对这样一场灾难。

      

              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张学颜自知仅仅靠户部,恐怕根本无法应对,于是连忙道:“先不要着急,我先去面见圣上,问一问圣上的意思。”

      

              于是连忙朝着乾清宫走去。

      

              ……      

              乾清宫。

      

              朱翊镠端坐于皇位之上,看着近些日子呈上来的奏折。

      

              就在这时,小黄门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来到了朱翊镠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启禀陛下,户部尚书张学颜有急事求见!”

      

              闻言,朱翊镠脸上闪现了一丝疑虑,随即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没过一会儿,户部尚书张学颜快步走了进来,微微躬身道:“臣户部尚书张学颜拜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朱翊镠的声音缓缓响起。

      

              见张学颜脸上尽是凝重之色,朱翊镠开口道:“发生了何事?”

      

              “回陛下,大事不好了,保定府大雪十日,百姓冬麦颗粒无收。”

      

              “且保定府粮仓之中的粮食大部分都用于大军出征了,根本没有余粮赈灾,还请陛下明察。”

户部尚书张学颜连忙回应道。

      

              朱翊镠脸色愈来愈难看,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翊镠很清楚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天灾意味着什么。

      

              估计现在的保定府已经乱做一团,再过些时日,恐怕就要发生百姓易子而食的情况了。

      

              朱翊镠一脸凝重道:“召诸位大臣于乾清宫议事。”

      

              “是,陛下。”

身侧的陈矩不敢拖沓,连忙回应道。

      

              一段时间过后,内阁次辅张四维,工部尚书曾省吾等一众大臣来到了乾清宫。

      

              内阁次辅张四维带头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

      

              “众位爱卿不必多礼。”

朱翊镠一脸严肃的开口道。

      

              “张爱卿,把保定府发生的事情给诸位爱卿说一说吧。”

      

              “是,陛下。”

张学颜躬身回应道。

      

              随即便给诸位大臣讲起了保定府发生的事宜。

      

              众位大臣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这一件事发生的实在是过于突然,朝廷的大军正在出征,带走了大部分的粮草。

      

              恐怕现在北方各地的粮草都不富裕,根本无法对保定府进行援助。

      

              可是如果放任这件事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保定府不知道因为多少人要饿死冻死。

      

              天子刚刚继位不久,如今有命大军出征,占领了不少地方,扬大明国威。

      

              定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就这么死去。

      

              朱翊镠眼神锐利,“诸位爱卿可有什么高见。”

      

              内阁次辅张四维沉吟,出列道:“回陛下,臣认为此事发生事过突然,北方几乎已没有粮草支援保定府,为今之计,只有从江南地区调一些粮草过来。”

      

              “可是江南之地距离保定府甚远,若是赶路的话,恐怕也需要两月之余。”

      

              “这个时间,恐怕保定府的百姓都已经饿死,冻死了。”

      

              朱翊镠脸色愈来愈不好看,继续说道:“诸位可有别的良策来应对这场天灾。”

      

              说着,朱翊镠的目光落在了殿中众位大臣身上。

      

              众位大臣闻言皆垂首不语,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来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根本无法做到,属于一个无解的难题。

      

              见众位大臣皆不语,朱翊镠摆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户部尚书张学颜留下。”

      

              “是,陛下。”

众位大臣无奈的回应道。

      

              待其余大臣都走后,朱翊镠的目光落在了张学颜的身上,缓缓开口道:“朕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了。”

      

              闻言,户部尚书张学颜大惊,没想到这样一个难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朱翊镠竟然都已经有了退敌之策。

      

              “不知陛下此计为何?”

户部尚书张学颜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此计不可声张,你只要帮朕做一件事便好。”

朱翊镠缓缓开口道。

      

              “不知陛下需要臣如何来做?”

      

              “给朕一个户部钦差大臣的身份,朕亲自去平定这场天灾。”

朱翊镠一脸淡然的说道。

      

              张学颜闻言大惊失色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您乃万金之躯,现如今保定府定是乱糟糟的。”

      

              “很难保证陛下的安全啊!若是陛下在保定府出了什么事情的话,那我等可如何是好啊!”

      

              “退一步来讲,国不可一日无军啊!陛下若是去了保定府,谁来安排这朝中大事啊!”

      

              朱翊镠摆了摆手,“这些事情我都会安排好的,你就给朕一个户部钦差大臣的身份便可。”

      

              “这件事只能朕来去做,只有朕能够去平定这场天灾。”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事臣定是不能答应的,若是真出现了什么问题,臣可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张学颜连忙开口拒绝道。

      

              朱翊镠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朕这些日子可是查抄了不少官员的家,里面倒是有些银两,朕在考虑这些银两究竟是放入朕的内帘之中呢,还是放在国库之中呢。”

      

              闻言,张学颜脸上带着一丝挣扎,随即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不知道有多少银两呢?”

      

              “反正有很多。”

朱翊镠看着张学颜,笑眯眯的说道。

      

              “可是陛下的安危……”

(https://www.bqduo.com/biquge/90_90543/c4016555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