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盗 > 第361章不打无把握的仗

牡丹说:“照您的打算,那是准备把这个倭国改造成大明的一个省?那可是费时费力啊,那些倭人桀骜不驯,要打败他们容易,可是要他们做大明的臣民,估计难度很大。”

钟离说:“把它改造成我们的一个省是上策,实在不行,搞成一个臣服于我们的藩属国是中策,实在没办法,剿灭了他们是下策。”

牡丹说:“那可得谨慎从事,明年开春我觉得还是仓促了些,还是先把国力搞起来再说,不打无把握的仗。说一句冒犯的话,您不能因为平息北地很顺利,就认为攻占倭国也很容易,一个是草原戈壁,一个是茫茫大海,俗话说宁上山还莫下海呢,再者您也说,元朝的几十万大军都折戟沉沙,教训不得不吸取。”

钟离点点头,牡丹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从大局出发,有时候比周通还有战略眼光,可以说是女中豪杰。

钟离听了牡丹的话,决定再抻两年也好,他不能打准备不充分的仗,牡丹说得对,不能因为很快就平息了北地,就以为倭国好打,那是到大海上打仗,也不全是海上,还要登陆倭国岛,确实比较麻烦。

一转眼到了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钟离又和牡丹谈论出征倭国的事儿。

牡丹说:“现在国力是足够强大了,只是,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一定得摸清情况再动手。”

钟离说:“前年开始,我已经让沿海的驻军注意收拢倭国语流利的人才,让四夷馆也重视招揽人才,包括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拉丁语、印度语、阿刺伯语等等吧,只要是大面上有的语种都要有翻译才好,这些人才分两类,一是招揽那些既懂汉语又懂外语的流利人才,这种人可以直接用,再就是从娃儿开始培养,这个需要时间。”

牡丹说:“这个倭国不同于北地,隔着茫茫大海,海上的风浪风险之外,登陆之后的后援是个大问题。倭国虽然内战,但是遇到我们,他们还会团结起来对付我们,我们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会十分的被动。”

钟离说:“牡丹,你可真是个天生的战略家,看问题从来都是看的很全面。前年开始,莫小二已经安排人以贸易的名义,打入了倭国本土,现在在那里建立很多网点,基本上在几个大岛上,都有我们的人。莫小二还策反了几个海盗帮派,他们答应暗地里投靠大明,明面上还和倭寇往来,届时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牡丹有些惊讶地说:“啊,这么说你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钟离说:“是啊,前年你提醒的好,我不能操之过急,但是有些事情要考虑充分,留下提前量还是必须的。这打仗嘛就像是在下一盘围棋,我现在就开始布局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等到临时抱佛脚,那就只有失败。”

牡丹说:“对,陛下的深谋远虑臣妾是见识了,那么这次航行从哪里走呢?还是沿着高丽半岛的元军路线?”

钟离摇摇头说:“元朝的船只规模并不大,再说,因为元朝的统治者不得人心,所以沿海的水手并不尽心尽力,导致准备不足,选择的季节不对,正好有大风浪的时候。再说,高丽人也在背后捣鬼,元朝军队岂能不灭亡?”

牡丹说:“但是那条航海线我也查问过,很多年前的古人就是走这条线,贴着海岸线,可以随时补给。唐朝时的和尚鉴真,曾经六次东渡才成功。”

钟离说:“那时候的船只吨位太小,吃水浅,遇到大风浪很容易就被掀翻,那些船只比渔船大不了多少,怎么能到远航呢?现在我们建造的都是大船,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建造图纸虽然找不到了,但是民间造船的技艺还在,我们现在国力恢复,要木头有木头,要工匠有工匠,要船坞有船坞,几十丈的大船到倭国,即便遇到大风浪也不足惧。”

钟离用木棍画了一个草图,在高丽半岛的下方画了一个岛子说:“这个地方古代叫耽罗国,曾是高丽的属国,元朝的时候,这个地方设元朝总管府,济州岛是元朝的领土。1273年,中国元朝军队占领济州岛,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中国元朝政府在济州岛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1356年高丽朝廷重新掌握统治权,但直到元朝灭亡几十年后高丽才又重新管辖济州岛。”

牡丹说:“这个济州岛和倭国有什么关系?”

钟离说:“这是个跳板,是个很不错的中转基地,舰队从这里处出发,到达倭国就很近了,从济州岛往倭国进发,可以先占领他们外围的五岛那些小岛子,然后稳步推进,只要有强大的后援就没问题。”

牡丹问:“陛下,那谁坐阵后勤保障指挥呢?”

钟离说:“莫小二,他在南京,这次正好是一个保障基地,江苏一带就是出征倭国的好地方,这里既是出发地,又是粮食物资的供应基地。让莫小二作为全权钦差大臣坐镇指挥,协调东南沿海的水陆大军,全力保障。”

周通坐镇京城,协调指挥,各路人马全都警惕起来,北方的俺答部已经臣服,但是北极熊族对贝加尔湖以南经常袭扰,俺答已经配合北地军区和他们交战数次了,这个北方的威胁,连同西域各小国,等到朕征服倭国之后,再挥师北进,往西沿着丝绸之路,打出一路的和平气象来。”

牡丹问:“那高丽会配合您使用济州岛作为基地吗?”

钟离说:“朕已经让北地军区的驻军占领东北地区,满人在抵抗之后,已经被打败,朕的嫡系部队,已经完成了对东北的控制,满人这时还不够强大,所以现在就收服他们,否则,大明以后就败在他们手里。现在东北已经牢牢控制在大明手里,高丽更加恐惧大明的势力,因此,朕派个使臣通知了高丽王一声,他就乖乖地回信了,表示全力配合行动。”

牡丹说:“陛下,臣妾一直很困惑,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钟离笑笑说:“你怎么忘了,朕可是在穿越派中修炼过,能预知大事啊。”

牡丹说:“哦,我还真忘了,可是,即便能预测,能随便就改变未来吗?不是一切都有定数吗?”

钟离把拳头一握说:“定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看我们是不是已经改变了许多了?”

牡丹点点头,说:“是啊,陛下当年在海岛时说的很多事情,那时候听着就像是说天书,我觉得都是白日做梦的那种感觉,现在回过头去看,基本上都实现了,好些个人和事都被您说准了,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牡丹接着又问:“陛下,出征倭国,都有谁随行啊?西姐、唐姐、阿娇、莲花是不能跟着了,孩子们都还小,有的又有喜了,艾丽斯和珍珠、江梅随行?”

钟离说:“宫里的安全很重要,虽然有亲兵卫队,但是宫里的事务总得有人统揽,艾丽斯和江梅都留下,只有你和珍珠跟着我了。”

牡丹说:“只有我们两个跟着,怕是服侍不过来,珍珠还要随时保持着狙击手的状态,我也要做一个称职的贴身侍卫,要不带上春杏,以备不时之需?”

钟离说:“算了,春杏还要伺候她们照顾孩子,还有的又要坐月子,她现在轻车熟路,是宫女的头儿,还是留下吧。倭国那么大,怎么着还找不到几个服侍我的丫环。”

牡丹说:“那可不行,她们跟我们可不同,万一她们憋着坏,要暗害你那可怎么好,您可别忘了,她们的忍者也有女的,我听说有的还貌美如花,十分有杀伤力呢,您可别被她们给坑了。”

钟离说:“没事,不是有你在身边警戒呢,朕不怕,忍者也没什么了不起。对了,前一段你让珍珠教你狙击战法,在出发之前你得把狙击步枪使用熟练了,现在练习的怎么样了?到时候,你就代替阿娇当狙击手兼着我的贴身侍卫。”

牡丹说:“练得差不多了,就是舍不得实弹射击啊,这些神枪虽好,可是子弹打一发少一发,没地儿补充,这是个大问题。”

钟离说:“没事,现在的大明士兵,个个都是生龙活虎,我已经提拔胡宗宪为江苏巡抚,除了平时扫除海盗倭寇之外,协助莫小二给我搞好补给。这些神枪只是用来起到震慑作用,关键时候来这么几枪,或者搞死他们的厉害人物就足够了。因此说这几百发步枪弹,还有几百发手枪弹足够了。我的火器营数百杆火枪摆开,几十门大炮架起来,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

牡丹问:“胡宗宪是谁?”

钟离说:“胡宗宪,现年34岁,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

牡丹说:“啊,一个县令直接提拔为巡抚?”

钟离说:“这个人是个人物啊,就是在那个皇帝手里,他也是个人物,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五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最后官至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牡丹说:“这么说这个人是清官忠臣喽?”

钟离说:“看人得看主流,这个胡宗宪根据明史的记载,他有才干,无论是当县令还是做总督,都能干成事,老百姓对他很爱戴,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终于在胡宗宪的手中得到控制,这对胡宗宪的才干来说是最大的肯定。人嘛,都有缺点和不足,比如他的为人的确不够光明磊落。他与赵文华及严氏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好色,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非议。胡宗宪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88_88392/c417474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