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 138【出主意】

  “不管咋样,以后吃羊肉最起码不用愁了”
  陈洋开玩笑式的说着。
  家里有羊场,那想吃羊肉直接来宰就行了,反正父亲也打算养育肥羊的。
  当然。
  这里的育肥羊可不是那种喂饲料、尿素之类的“毒羊”。
  陈德仁准备用玉米加草颗粒来主喂,再辅以苜蓿草。
  搞一百只正儿八经的育肥羊。
  这样的草料投入成本可能高一些,可现在毕竟才刚开始。
  慢慢的自成规模,甚至把知名度给打出去了,  那个时候他的羊场规模估计也扩大了。
  到时候靠着薄利多销,甚至适当的提高一下羊肉价格,结果实际上和“毒羊”牟取暴利是一样的。
  海市羊肉市场现在就存在着价格不一的情况。
  像陈德元这种家在农村喂养的跑山羊,价格就高,比那种集中饲养的羊肉一斤要贵四五块钱呢。
  一分钱一分货。
  虽然贵四五块钱,可消费者并不介意,  大家只是想吃到好羊肉。
  “抛开租了个羊场的场地外,  我还在那块地前面租了几十亩水地,  价格也不高,打算过两天全部种成玉米,到了冬天压青储,也可以把羊赶出去溜溜”
  陈德仁又说道。
  他虽在城里住了很多年,也做过生意人。
  可骨子里还是农民,年轻时候,尤其是没结婚之前,他就是家里种地的主力。
  现在也只是体力有些更不上了,种地的经验其实都是在的,真的是啥也会干。
  “那你留个一两亩地出来,我到时候种点西红柿、黄瓜、辣椒之类的蔬菜瓜果,自己种的吃着最安心”
  梁玉梅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
  住在城里,买东西确实方便。
  可很少有机会吃到纯天然的东西,尤其是蔬菜瓜果这方面。
  仔细想想。
  他们家已经好多年没吃过自己种的蔬菜水果了。
  平时也就是陈德元以及娘家哥梁志武他们两家偶尔会捎上来一些自家种的农产品给他们,比如土豆之类的。
  现在有了自种的条件,  她当然想把握住。
  “这还用你说,我早就记着呢”
  陈德仁没好气的瞪了梁玉梅一眼。
  他今天在羊场干活的时候就想好了,过两天种点农家蔬菜,除了自己家吃以外,也可以给未来亲家蒋亦白家里送点。
  像儿媳妇蒋亦白那种有钱人家,肯定更在乎饮食健康。
  不过话说回来。
  他还正打算抽机会问问陈洋呢,蒋亦白父母是干什么的,双方家长有没有机会先见见面。
  现在不结婚可以,可这门亲事他陈德仁打心里是认的。
  老伴梁玉梅挺喜欢蒋亦白那姑娘的。
  人家家里条件好,从小到大娇生惯养的,可一点儿也不做作,不生分,也挺尊重他们老两口。
  由不得人不喜欢。
  又是大学生,这真的难得。
  人都是好面子的。
  陈德仁两口子觉得他们要是有这样的儿媳妇,那真的是积了德的,以后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有光。
  “你认识的人多,我想买辆皮卡,养羊没车不行,也用不着买新的,二手的就行”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正事。
  陈德仁马上扭过头对陈洋说道。
  他说的这也是现实情况。
  有辆车的话,平时拉个羊,买点草料也方便。
  平时周边乡镇的农家集市他也能抽空去逛逛,  说不定就能买几只羊回去呢。
  相对于每天都待在羊场,  陈德仁更喜欢那种“流水式”的养羊。
  简单来说。
  他现在计划养200只羊,并不意味着从始至终都是这个数,中间有好的机会、在集市上看到便宜可买的羊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买回去赚钱。
  举个例子。
  一只四个月大的山羊羔正常卖价是300块钱左右。
  可他在集市上闲转悠,发现有人愿意以200块钱的价格出售四个月大的山羊羔。
  那碰到这种机会。
  他肯定会下手的。
  这就好比古玩行的“捡漏”。
  把200块钱买到手的羊羔用车拉回去,和原本那些育肥羊喂养到一块儿,到了出栏的时候,不用说,肯定赚钱。
  这样一只、两只………
  慢慢累积下来,其实就是一个挣钱的过程。
  他也不是只买不卖。
  有了车,羊场里喂的那些羊,不可能所有的羊斤称都是一样的,体型有大有小,有胖有瘦。
  原计划育肥四个月出栏。
  可有些羊三个月就长胖了。
  那自然不用继续再育肥了,随时可以拉到集市上或者是屠宰市场去卖。
  光是静安区周围城郊就有几个很有名的农贸集市。
  它们每逢初一、初五或者是其他日期必有集。
  陈德仁的计划是买一辆二手皮卡,他养羊的同时可以兼任一个羊贩子,在一直有事做的基础上再多挣点钱。
  到时候早上把羊喂好,随便巴拉点饭就可以开着车去集市转悠了。
  打听打听羊价。
  有好的机会,再拣个便宜、买些羊回去。
  仔细想想。
  对他而言。
  这种日子应该也算是神仙日子了。
  以前家里背负巨额债务时,陈德仁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儿女都顺利成家立业了,家里的外账也还完了,到那个时候,他就不在城里待了。
  直接回农村,回小江村。
  喂几只鸡,喂头猪,再种点蔬菜瓜果,随便种点庄稼,每天看看电视、打打麻将。
  这一世也就过去了。
  平凡的人,平凡的一生。
  可陈德仁没想到自己这个梦想被儿子陈洋给击碎了。
  一眼看透。
  他无法像以前想象中的那样度过余生。
  这有点遗憾。
  却也不遗憾,
  因为根据现实情况,他可以马上勾勒出另一种活法。
  这种活法就是他现在正在做的事。
  这也是此前他非常固执的想要养羊的原因之一。
  “要买就买辆行的吧,现在长城汽车不是刚出了一款皮卡车吗,新车落地价也才七万多”
  陈洋并不反对父亲买车。
  但他觉得以家里现在的情况买辆二手车真没必要。
  既然同意父亲养羊了,那肯定也会全力去支持,别的不说,父亲买辆车的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更别说他嘴里所说的那款皮卡本身也的确不太贵。
  上户、保险以及购置税,再加上裸车价,最终估计不会超过7万五。
  “买辆新的,用的时间也能长久一些,二手的终究让人不放心,万一开到路上坏了,还不把人折腾死”
  陈洋又说道。
  他知道父亲提出来买辆旧车的原因是心疼钱。
  可从长远来看,新车就是要比二手车好。
  实际上说到买车,陈洋这边过两天恐怕也得几台车买。
  信泽财务那边至少得一辆,梁建国那边得一辆,杨磊要是愿意跟着他干,把房地产那一块儿给负责起来,同样也得一辆。
  这么一算,当务之急就得三辆车要买。
  这还不算自己的。
  他现在虽有车开,可那是蒋亦白的,说的再直白一点,那毕竟是柳茹芳的。
  暂时开着可以,可时间一长,似乎也不是那么合适。
  如此一来。
  他接下来至少要买四辆车。
  这绝对会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即便不买贵的,只买几万块钱的,那四台车加起来也得二三十万。
  “你手里的钱要是方便,那就听你的,直接买辆新的”
  陈德仁抠了抠头,一脸憨厚的说着。
  他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能开上属于自己的车,还是新车。
  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小洋,奶奶说句话你别多心,你小爸现在光景过的很紧把,你要是有什么好的赚钱机会也记得帮帮他”
  奶奶的眼睛已经恢复正常了,看东西非常清晰,就像年轻时候那样。
  如今她也能更清晰的看着陈洋,刚才陈洋父子的谈话并没有避着她。
  怎么说呢。
  她希望陈洋家好,越来越好。
  可也希望陈洋小爸陈德元家也好。
  人都是有私心的。
  对奶奶来说,她终究是选择了小儿子陈德元,那只有陈德元把光景过好了,她心里才能踏实,才能安享晚年。
  如今看到最疼爱的孙子陈洋这么有本事,当然是惦念着陈洋也能帮陈德元一把了。
  她这算是偏心。
  可也了解陈德仁两口子的为人,更了解陈洋。
  在这个家里,没有人会因此责怪她。
  所以才会直接说出来。
  要是面对另外几个儿子、儿媳妇,才不会这么说呢。
  况且就是说了,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帮。
  “奶奶,我还正要说这件事呢,小爸一辈子没做过生意,我现在做的那些生意也不适合他,现如今我爸要搞羊场,小爸年轻那会儿不是学过厨子吗,那干脆就让他进城开个羊肉馆吧,肯定挣钱”
  陈洋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张口说道。
  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从始至终都是好着的。
  即便是过几年电子商务的出现,对这个行业的冲击也并不是很大。
  普通人家开个小饭馆,只要好好干,那肯定有钱赚。
  就像小爸陈德元这样的,让他去做高档餐厅不现实。
  做家常便饭又太累了,本事也可能有些不到位。
  那索性就结合实际情况,开一家羊肉馆算了。
  反正海市人本身也喜欢吃羊肉,尤其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块羊肉。
  前世。
  陈洋曾听人说过开羊肉馆的利润。
  很可观。
  简单举个例子。
  你掏1000块钱买只羊回来。
  首先不到半天就有可能卖完。
  其次这只羊最终所能卖出去的钱最少也不会低于2500(毛利)。
  因为羊肉馆不光是卖煮熟的羊肉,也会捎带着卖些“周边美食”。
  比如羊杂汤、羊肉面之类的。
  一碗羊肉面10块钱,里面除了几根面啥也没有,全靠煮肉的羊汤撑着。
  关键是消费者还就好这口,很买账。
  一家规模适中的羊肉馆,一年下来多的不敢说,十几二十万块钱绝对赚。
  这点陈洋甚至是可以打包票。
  但前提是得好好经营。
  开饭馆也好,羊肉馆也罢,实际上都挺累的。
  可再累也累不过蹲在庄稼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更重要的是,受苦受累的种一年庄稼,最终挣到的钱可能连开羊肉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也是他希望小爸进城开羊肉馆的原因。
  “开羊肉馆?这个主意好”
  陈德仁直接就笑了。
  因为一直以来都和陈德元关系好的缘故。
  他其实早就想让陈洋帮帮陈德元了。
  可一直不知道咋开口。
  没想到老母亲刚才亲自张口求陈洋了。
  更没想到陈洋也正好有这方面的心思,甚至已经替陈德元想好了具体该干啥。
  他搞羊场,陈德仁开羊肉馆。
  别说。,老兄弟之间还真的可以来一波好配合。
  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哥,我们家真的能开羊肉馆吗?”
  就在这个时候。
  和陈雪并齐坐的陈娟也一脸欣喜的走过来摇了摇陈洋胳膊询问。
  她是个很懂事的姑娘,有着超越年龄的心智。
  自己今年来城里读书了,住在二伯陈德仁家,吃的好,睡得好,算是摆脱了原来那种艰苦的求学环境。
  本该是高兴的事。
  可她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以及下面的两个妹妹还在农村受苦。
  每次想到这些,她甚至还有些愧疚呢。
  除了暗自发誓要比以前更刻苦努力的学习外,她还希望家里人也能尽快过上好日子。
  每天看着哥哥陈洋一家过着不愁吃穿,不愁没钱的光景,她也是发自内心的羡慕。
  “当然可以,只要小爸愿意干,那就没问题”
  陈洋摸了摸陈娟的头,他从小姑娘很是欣喜的表情中看到了希望,也在其眼睛里看到了泪花。
  “我小爸过两天上来的时候,你和他说说这件事,要是有想法,那就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陈洋又扭头看向了父亲。
  他是负责给出主意的。
  至于小爸愿不愿干那得自己决定。
  这种事别人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
  毕竟到时候把羊肉馆开起来了,真正要付出辛苦的是小爸自己。
  陈洋再能做的也就是帮忙把食品安全许可证那些执照给办下来。
  以及小爸要是钱不够的话,他还可以给借一些。
  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羊肉馆实际上也花不了多少钱。
  两三万块钱足够。
  小爸手里头多多少少应该是有点积蓄的。
  到时候即便真不够了,那也缺的不多。
  陈洋想好了。
  到时候只要小爸张口,他就借。
  不同于其他亲戚朋友。
  他给小爸借钱是不需要考虑这考虑那的。
  

(https://www.bqduo.com/biquge/84_84079/c7360359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