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264节 困城

花听语离开后,霍氏母女对视一眼。

        心理障碍扫平后,都从对方眼里看到蠢蠢欲动,霍氏是习武之人,张凤仪也是。

        “娘,”张凤仪打破沉默,心里羡慕到炸裂,  “师妹为黎民远征吕宋,二丫远征占婆,张一三远征北方部落,她们都是女子,女儿是不是也可以?”

        霍氏没好气瞪看女儿,“为娘也可以。”

        习武的女人,  谁不想成为花木兰?

        “哥嫂、爷爷能同意吗?”张凤仪担心。

        “应该没问题,”霍氏思考片刻,  “你爷爷已经乞仕想法,  你哥嫂听我的。”

        片刻后霍氏在前院见到张五典。

        “爹。”

        霍氏行万福礼,然后把弟子说的况情介绍一遍,最后问:“去广州府是否可行?”

        毕竟是一家人,霍氏了解老爷子,虽和花可庆同窗,却完全是两种性格。

        比如,花可庆清廉,却迷恋权势。

        张五典会用手里资源给自己儿子、孙子在官场上谋一些便利,却不是那么迷恋权势,早有乞仕想法。

        果不其然,听完陈述,张五典没有吵也没有闹,而是静静思考。

        半响喃喃后道,“看来张新明年打算进行大统战争。”

        “应该是的,”霍氏聊道,  “听语心善,  想让我们避开灾祸。”

        “有你弟子这层关系,”张五典问儿媳霍氏,  “明明可以有更好选择,为什么要去广州府?”

        霍氏试着问,“您是说去大都城?”

        “对,”张五典肯定道,“我老了,但道睿和凤仪还年轻,去权利中心,他们会有更好未来。”

        道睿,全名张道睿。

        张五典的孙子,霍氏的儿子,张凤仪的哥哥,今年25岁,武状元,南都都指挥佥事,武将,正四品。

        这么年轻就已经正四品,自然得到张五典的照顾。

        “那我吩咐下人打包行李,  这两天就走?”

        “我留下来,  ”张五典深思熟虑道,  “明年,把这南都送给张新,相信足够让我沁水张氏枝繁叶茂。”

        霍氏张张嘴想说什么,最后沉默。

        天朝人纯朴,大多数人一生辛苦工作,多为后代着想,古人也是如此。

        张五典也是,他想利用手中权力,为后代谋一个光明未来。

        做为南都兵部尚书。

        当大都城功能失调,皇帝不存在的情况下,张五典目前军权最高,理论上,他掌握着整个大明的兵籍军令。

        实际没那么大,他仅能控制南都城,以及附近两座军镇,总共约12000名士卒。

        军权体量甚至不如一个辽东普通总兵。

        这么弱,自然而然被人惦记,于是在徐鸿儒来了。

        徐鸿儒,男,山东巨野人。

        万历二十九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组织农民,已经秘密活动20余年。

        后来王森被捕死于狱中。

        徐鸿儒今年五月率众在巨野西部、郓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乘兴胜。

        当地农民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以为上西天。

        如此,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义军发展到15万多人。

        先后攻占周边数十座县镇,并掠运河过往船只补充物资。

        半个月前,无意中得知南都守卫薄弱,城内比较富足,粮草充沛,加上南都地理位置重要,于是决定前来攻打。

        此刻。

        徐鸿儒距离南都只有不到三十里,并且已派得力干将带一部分人混进城中。

        这一切花听语不知道,她正在客栈卧房里接待张凤仪。

        “听语,”私下张凤仪称呼花听语很亲密,“你成亲多久了,有孩子吗?”

        “三年,”花听语摇头,“没有孩子。”

谷趰

        “三年怎么会没有孩子呢?”

        花听语有些扭捏,不想回答。

        “是感情问题吗?”张凤仪小心翼翼问。

        “不是,感情没问题,他对我很好,是因为他想让大妇先孕;但大妇在广州府,他在大都城,两人不在一起,其她姐妹只能等着。”

        张凤仪无语,吐槽道,“你男人是不是自信过头,好像他一定能坐上那张位置似的。”

        “凤仪,”花听语握着好友双手,“你不了解广州府的实力,如果清楚,就会明白,那个位置一定是他的。”

        “一定?”

        “一定!”花听语道,“这其中原因三天三夜说不完。”

        “那就简单描述一下。”

        “手下将才如过江之鲤,对他忠心的队员如密梳,食物源源不断,超认知新事物每天出现。”

        “哪来的那么多将才?”

        “或许你会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花听语介绍道,“包括二丫、张一三、李魁奇、于东虎等等这些原本都是小人物,路边乞儿、孤儿,这些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培养?”张凤仪口气怀疑,“一个人精力有限,怎么可能培养许多将才呢?”

        “最初是他亲自培养,后来成立训练营;

        所有队员皆来自孤儿和乞儿,他们接受夷人工科教育,学习古人兵法谋略,接受严格体能和武艺训练等等。”

        张凤仪好奇问,“工科?”

        “比如铸枪铸炮、水利修路造桥、测量绘图、建筑设计,酿酒、造船、机械制造、钱行管理、内政治理、医科、制药,都算工料。”

        张凤仪眼睛眨眨,她只能听懂一半,还是不明白,“哪来的师父?”

        “最初是夷人俘虏,后来有一批修士加入,再后来从西方买人,五千两银一个大学老师,两千五百两一个有技能修士。”

        “五千两?”张凤仪感觉不可思议,“金子做的吗?”

        花听语变戏法一样拿出一支单筒望远镜,“你用它看看窗外。”

        张凤仪推开窗户,举着望远镜看向远方,下一秒大惊。

        “这是...”

        “张新叫它望远镜,”花听语介绍道,“洋人造的,现在广州府每月能生产三百支,不比金子差吧?”

        “好东西,”张凤仪爱不释手,“行军打仗必备。”

        “其它还有盖伦帆船、火枪、火炮等等,每一样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神器。”

        “对了,”张凤仪想到什么,“我听说南方有一种新品种战马,高六尺,长八尺。”

        “两米高、两点五米身长,体力超群,日行千里,”花听语悄皮眨眨眼睛,“如果你喜欢,我可以送你一匹。”

        张凤仪已经幸福找不到北,心动又扭捏道,“好马不多,太贵重,我不能要。”

        “是不多,”花听语故意调味口,“现在总共也就万余匹。”

        其实有两万六七千匹,花听语担心泄密,有所保留。

        “!”

        张凤仪表情不可思议,“万余匹?”

        “在辽东战场上,这种战马出力许多,赶走建奴,有它们一份功劳。”

        “谢谢师妹,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小事儿,”花听语像是款爷,“还有这支望远镜也送给你。”

        张凤仪慢慢回过味,“师妹,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我们明天启程去大都城,”花听语聊天道,“我想把这次带来的几个优秀队员留在张爷爷身边做事。”

        “他们有什么特别吗?”

        “能打。”

        花听语说的比较含蓄,其实是实力强劲的属性人,属于猛将,天生先锋。

        “没问题,”张凤仪爽快同意,“这事我跟爷爷说。”

        客栈里两人正在热聊,这时窗外忽然响起沉重的号角声。

        徐鸿儒来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80_80300/c3235979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