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318节 政客出武器

孟朗。

        皇城外刑场。

        因为今天斩的是老国主养子,镇北王占篷父子,等待看热闹的老百姓格外多。

        随着人群爆发一阵又一阵欢呼声,传闻中的大人物被五花大绑押上斩台。

        占篷精神颓废,他一直在等柳青瓷来救他们父子,一直没有等到。

        来到断头台上,这一刻,  他心乱了。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占篷再也不能保持淡定,散乱目光想要在人群里找到那个对他承诺的人。

        “爹,”儿子莫雄更是声泪俱下,“明朝人不会来救我们,永远不会来了!”

        监斩官不管父子俩人唠叨什么,  让人‘验明正身’。

        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

        一匹快马从王城赶过来,  一边疾行,  一边高喊,“停止行刑!停止行刑!”

        老百姓感到失望。

        占篷父子犹如重生。

        一刻钟后,重获自由的占篷父子在一栋客栈房间中见到柳青瓷,齐齐拜身道,“谢救命之恩。”

        柳青瓷个子只有一米五五,这一刻,在父子两人眼中,犹如擎天巨人一般伟岸。

        “不用谢,”柳青瓷回头看向窗外楼宇,目光无比虔诚崇拜道,“保你们一家人安全,是大明皇帝应允的事情,即使萨里特不放人,你们也一定不会死。”

        父子两人对视一眼,原本只是躬身,下一秒齐齐朝北跪下,  “大明皇帝万岁!”

        地图缩小,  视线往北移。

        南都。

        随着内部战争顺利进行,  作为总指挥官,二丫越来越轻松。

        然,她却留下一大片烂摊子,很多地方打烂,或者说是被叛军祸害,千里赤贫。

        如此,越来越多问题摆在陈晴儿面前。

        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吃饭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叛乱不出三月定会死灰复燃。

        为此陈晴儿在南都,一边往内地调运粮食和红糖,还把每月产量提升到三万吨鱼肉罐头中的一半,用于救济灾民。

        同时推进官员更替、均田、种子耕具补放、剿土匪、灭路霸等等工作。

        但这些依然不够,还有很问题,为此陈晴儿决定‘移民’和大规模征兵。

        移民。

        把人口聚集多或人口严重分散的地方,全部移民或移民一部分,输送到广州府和徐家汇。

        广州府有大量工作机会,不想工作,  还可以出海,只要肯卖力气肯定饿不死,  胆子大一点的还能发财。

        徐家汇是长江出海口,  新开发区,倭人常常劫虐的地方。

        一年多之前,张新原本从这里打算返回大都城摸鱼,遇到倭人祸害。

        之后决定站起来跑,转道前往昆明府,兵不血刃说服沐王府投诚,大大加快内部战争进度。

        当时,离开前张新吩咐陈晴儿重点开发徐家汇。

        现在已经发展出许多制造作坊,包括纺织、工具制作、冶金、炼油、造船、捕鱼、陶器、罐头加工、军工等等行业。

        特别说明的是,所有这些资源都被用于内部循环。

        徐家汇没有对外开放。

        目前大明朝唯一外开放的地方还是自由港濠境澳,没有特别允许,外国人不被允许入境其它地方。

        看似闭关锁国,其实不能算。

        站在上帝视角看,目前大明不仅是世界最富,还是工业最发达,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人口最多的地方。

        如此,所谓闭关锁国,只是伪命题。

        移民不能全部解决问题。

        还要考虑增加民间对新王朝的亲和度与融合度,如此陈晴儿起初决定征兵五十万。

        张新把这个数字提升到两百万。

        两百万兵,等于两百万个家庭,其它不论,至少这两百万家庭与新朝形成捆绑。

        明末人口约一亿,平均每户五口人,总共两千万家庭,两百万家庭占其中十分之一,影响几乎可以铺遍大明每个角落。

        征兵两百万是巨大数字,不可能一天完成,也不可能一个月完成,最少也得一年,所以压力不算大。

        其中二十万已在南宁府完成集结,正准备南下。

        十万渡海送到鲜明省南部。

        五万渡海送到安平城(湾)。

        十万屯兵成都府。

        还有十万陈兵榆林。

        这些全部是新兵,只是部分,随着时间推移还有会有更多新兵源源不断加入。

        原有老兵约八十万,主要分部在兴凯湖、大都城、西北平叛、内部维稳、沙奇城(澜沧)、榆林(蒙古)、永昌镇(东吁)、吕宋、安平城(对荷兰人)等地方。

        地盘很大,实现这一切,需要强大财力和生产力。

        虽不想承认,张新的办法是‘剥削’。

        拿作坊里最基层工人举例,他们每天最少工作十二小时,绝大多数工作十四,甚至十六小时。

        辛苦一个月,换到不过是张新印出来的五元或六七元钱。

        因为是金本位,钱是张新‘抢’来的,打仗需要人,人是老百姓生的。

        老百姓每月赚着最少的钱,吃最多的苦,干最危险的事。

        还有商人,也是被‘剥削’对象。

        拿小作坊主举例,他们贷款生产,为张新创造就业,创造税收,却要承担失败负债风险。

        大商人日子好过一点,但也要承担对应责任。

        比如徐家汇,不可能平白发展起来,需要大商人带头撒钱,形成虹吸效应。

        目前最大带头大哥是西印度公司,出手就是一家占地五千亩罐头厂。

        仅此一项,就能带动千余户百姓从事捕鱼工作,十多家陶器制作作坊,数家船厂,晒盐场,运输等等相关行业。

        这些相关行业,又能带动许多就业。

        仅一座工厂就能形成强大吸虹效应,当工厂多达千家、万家,就能支撑一个国家为所欲为。

        这里有个前提,大家都得过苦日子。

        应景某地谚语。

        战争开始,政客出武器,富人出粮食,穷人出孩子。

        战争结束,政客收集更多武器,富人种出更多粮食,穷人到处找孩子坟墓。

        对照张新所作所为,简直是神描写。

        张新从头到尾都在生产武器,阴谋发动战争。

        富人纳税,生产战争资物。

        穷人当兵打仗。

        当然,这个谚语有些偏激,拿队员举例,没有张新,他们大部分会饿死病死,对比之下,他们现在至少不会饿肚子。

(https://www.bqduo.com/biquge/80_80300/c3216196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