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 第153章 来一起赋诗行酒令

第153章  来一起赋诗行酒令      
              在贞观十年之前,许敬宗因为出身原因,进入秦王府成了十八学士。

      

              他的人品虽然被人诟病,但是文学水平还是很高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十八学士之一。

      

              然而在贞观十年的时候,皇后长孙娘娘薨逝,全国服丧。

      

              当时已经是中书舍人的许敬宗却在服丧之时,因为看到率更令欧阳询的丑陋模样而大笑。

      

              说实话,这件事一直让人挺无语的,许敬宗当时混迹官场已有些日子,照道理不可能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但他就是犯了,并且因此被贬官。

      

              不过怎么说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跟李世民有些感情,所以很快他就被召回长安,任给事中,兼修国史。

      

              贞观十七年,许敬宗完成了《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的编撰,被封为高阳县男,并成为代理黄门侍郎。

      

              这时候的他,或许还在为升官一事而发愁,不过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许敬宗会成为大唐朝堂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

      

              就连长孙无忌这等权臣,也在他手中遭了殃,被流放黔州。

      

              介绍完许敬宗后,房玄龄又指着旁边一位老者,说道:“这位是弘文馆学士颜勤礼。”

      

              颜勤礼…又是一位名人啊。

      

              他不是本身出名,而是几十年后,他的曾孙颜真卿替他出了一回头。

      

              接下来,房玄龄又介绍了剩下两人,其中一人李承乾没啥印象,不过另一个中年人,却让他再度震惊不已。

      

              秘书郎上官仪啊…      

              上官仪官职不过是秘书郎,为从六品上,这样品级的官职,连朝堂都没资格进去。

      

              然而他的地位,却让人无法忽视。

      

              上官仪的家境不错,早年他的父亲在扬州当了一个肥差,负责监督国家盐矿税收,如果不出意外,他做一个富家公子也是潇洒得很。

      

              不过很可惜,他生活的时代,隋朝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在他十岁左右,扬州发生了江都之变,宇文化及叛乱,隋炀帝被杀,受牵连的还有上官仪一家老小,除了上官仪自己逃到寺庙里面捡回一条命,其他家人都被杀了。

      

              从一个富家公子到落难孤儿,上官仪算是跌进了人生低谷。

      

              不过老天爷总是特别照顾一两个人,而上官仪就是特别被老天爷眷顾的一个人。

      

              上官仪除了聪慧的天赋,还有一个绝佳的学习环境。

      

              外面兵荒马乱,寺庙里面却仿佛世外桃源,上官仪在树荫底下、青灯之下学习,几年间就已经有些名气。

      

              短短几年时间,李渊夫子就创业成功,开创大唐。

      

              第一任老板李渊退位之后,迎来了第二位老板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之后,就大开科举考试之门,招贤纳士。

      

              时任扬州都督杨仁恭慧眼识才,荐举上官仪参加考试。

      

              上官仪沉淀多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年仅十九岁的他,一举拿下第三名。

      

              从一个小和尚,一跃成为“探花”,这已经算是鲤鱼跃龙门了。

      

              接下来,上官仪便开始了他顺风顺水的官场生涯。

      

              先是被授予弘文馆直学士,现在又被提拔为秘书郎,不仅可以给皇帝起草诏书,还可以参与编写官方史书,这可谓是文官的莫大荣耀。

      

              更为关键是李世民非常欣赏上官仪,经常带着他出入各种高端场所,所以上官仪已经成了大唐第一秘书。

      

              遇到高兴的事情,李世民就让上官仪赋诗一首,上官仪随口就来,甚得大家欢心。

      

              跟着皇帝混,哪怕是条狗,地位也会水涨船高,更别提是一个人了。

      

              更何况上官仪如今才三十八岁,在官场上正是壮年,以后还要大好年华。

      

              官场之事,风云诡谲,现在上官仪虽然品级低,但他怎么说也是第一秘书,随时有一飞冲天的肯定,所以地位在朝堂很高。

      

              而且上官仪文采斐然,不说官职,就说他这文采,就足够让很多人佩服了。

      

              李承乾自然不是佩服他的文采,说实话如果李承乾愿意的话,随便整几首诗,轻而易举就能成为大唐第一才子。

      

              不过李承乾没这个心思,文采高有啥用,还不如多做些事情来的实际。

      

              真正让李承乾动容的,是因为他的名字。

      

              几十年过后,上官仪的外孙女上官婉儿,同样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暴。

      

              许敬宗、上官仪…没想到房玄龄交友还挺广泛啊。

      

              或者说,他交友还真不挑身份,因为这两位在他面前,身份确实有些低微。

      

              当房玄龄介绍完之后,那几位才纷纷站起来,然后向李承乾拱手行礼。

      

              而李承乾则是一一还礼,之后房玄龄便拉着他在主位左边坐下      

              以李承乾的身份,坐在除主人之外最尊贵的位置,众人也没意见。

      

              随后,房玄龄拍了拍手,堂中再次响起抚琴击鼓之声,然后十余名衣着华丽的舞姬光着脚丫走进大堂,开始翩翩起舞。

      

              当舞姬起舞之时,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她们身上,右手轻抚摸着胡须,脸上带着陶醉之色。

      

              一舞完毕,房玄龄才挥手喝退舞姬。

      

              文人家的宴会,始终透露着一种高级趣味,就连喝酒也是中规中矩,要靠劝酒来活跃气氛。

      

              相比之下程府就很简单,人坐在椅子上,酒拼命灌,什么都不用管,一醉方休。

      

              但是在梁国公府,就必须得按照规矩。

      

              文人的行酒令肯定就是吟诗作对,就是行令官说出首句,接下来的人依着韵脚诗意接下去,引经据典,当席作诗,不能承接前者即为输。

      

              行令官房玄龄摸着胡须想了想,才缓缓开口道:“万里青云遮圆月      

              千年传承育英才。”

      

              随即,他笑眯眯的看着李承乾,“殿下,下一句就由你来接吧?”

      

              这两句诗就是简单的酱油诗,借月亮来比喻人才,想必以李承乾的才华,对出来很简单。

      

              李承乾假装想了想,开口说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气氛一下子就僵了。

      

              他们僵住自然不是因为李承乾对的不好,而是因为太好了。

      

              赋诗行酒令本就是消遣作乐,结果李承乾整出这么一句意境深远的诗句来。

      

              这…这要他们怎么对啊?

      

              几人面面相觑,然后相视摇头苦笑。

      

              对不出来,还能咋办,全部喝酒呗。

房玄龄想了想,便继续道:“无花无酒无风月,有烟有火有人间。”

      

              李承乾又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麻了麻了,还对个屁啊对。

      

              几人愤愤不平的各自喝了一杯酒,吟诗作对拼不过,在褚遂良等人的强烈要求下,房玄龄这个行令官只能无奈放弃这个游戏。

      

              一时间,气氛逐渐凝固下来,在场众人都自诩是有识之士,然而刚刚的吟诗作对,已经深深伤害到了他们的内心。

      

              一个消遣的游戏环节,愣是被李承乾整成了大型文学鉴赏现场。

(https://www.bqduo.com/biquge/77_77667/c418908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