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四百四十三章盐政!

其为人直率,性格迂腐不懂变通,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让他做这个监察部部长,倒也是人尽其才!

      刘易听完赵叙的弹劾,眸光一闪,视线看向了朝班中的郭亮。

      那眼神仿佛是在问,这事情是真的吗?你军情处怎么没往上报?

      郭亮注意到了刘易的眼神,额头瞬间就冒出了冷汗。

      低头,不敢言语。

      刘易从郭亮身上收回目光,将目光投向了赵叙,开口询问道。

      “赵大人,此言当真?”

      赵叙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老臣愿用项上人头做保!”

      说话间,赵叙从怀中拿出一本奏章,双手呈递向了刘易。

      刘易身边的小宦官几步走到赵叙面前,从赵叙手中接过奏章,然后呈递给了刘易。

      刘易翻开奏章看了起来,不自觉间,一双剑眉蹙了起来,脸上阴沉的吓人。

      刘易眼睑低垂,声音中杀气腾腾的开口说道。

      “呵,诸位大人都看一看吧!”

      “触目惊心,真是令朕触目惊心啊!”

      说话间,刘易命人将赵叙的奏章给传了下去。

      朝堂上的诸公轮流接过奏章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异常的古怪。

      嗯只是古怪,而没有多少的震惊。

      即使有震惊,也是对怎么有人敢揭开这个盖子的震惊,而不是对盐政现状的震惊。

      其实吧,盐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烂摊子!

      前朝时期,大明的盐税就是出了名的大笑话。

      堂堂大明,两万万人口,一年的盐税只有几十万两,那不是笑话是什么吗?

      里面的猫腻大了去了!

      满朝诸公,很多都是前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做官了的,对盐政的黑暗,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

      大多数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只不过,再次之前是没人敢揭开这个盖子而已。

      一道道目光看向了赵叙,所有人都在好奇,这赵叙是不想做官了吗?

      盐政背后的利益牵连实在是太大了。

      大汉的官员们倒是不怀疑,如果皇帝的想的话,肯定能将盐政从头到尾捋一遍。

      但是,赵叙敢揭开这个盖子,以后也别想做官了,这是在自绝于官场啊!

      一道道目光在刘易和赵叙身上来回徘徊。

      他们想要知道,今日之事是赵叙自己搞出来的,还是刘易为主导,赵叙只是一把刀。

      赵叙开口说道。

      “陛下,盐政之现状触目惊心,于国于民,皆不是什么好事情!”

      “唯独养肥了某些躺在盐政里的硕鼠!”

      “老臣请陛下肃清盐政硕鼠,改革盐政!”

      “让我大汉百姓,人人都能吃的起盐!”

      说罢,赵叙撩起衣服下摆,跪在了地上,额头触地,声音中满是动容。

      刘易微微颔首说道。

      “赵大人请起,朕知道了!”

      刘易的脸皮绷着,让人看不出他的喜怒。

      赵叙从地上爬起整理衣冠,重新入了朝班。

      刘易扫视四周一圈,下令道。

      “传旨,召巡盐御史杨振名回京述职。”

      “传令司法部,监察部,军情处三个部门相互配合,彻查盐政事宜!”

      盐政问题刘易知道,但是在赵叙揭盖子之前,他虽然知道盐政有问题,但还真就不知道严重到了这般地步。

      盐还是生活必需品!

      尤其是劳苦人民,不吃盐,是没有力气干活的。

      而现在,某些缺盐的地区,盐的售价已经到了一斤盐半两银子。

      私盐虽然要便宜一些,但也没能便宜到哪里去!

      触目惊心,何等的触目惊心啊!

      被刘易点到的人,纷纷出班领命。

      “臣等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刘易微微颔首之后,宣布退朝。

      刘易返回了后宫,心中依旧愤怒不已。

      这些盐政上的硕鼠,实在是过分了,刘易已经容不得他们了!

      盐政里的利益有多大,明眼人都知道。

      而每年朝廷收到的盐税又是多少呢?

      去年一年,大汉朝廷收到的盐税,一百三十余万两。

      刘易说的三年不征,针对的是农税和徭役,而不是盐税。

      也就是说,盐税是要继续交的。

      这个数字,较之前明时期,虽然要多了不少。

      但是,较之于那些盐商所得,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刘易要着手进行盐政改革了,与其盐政里的利益被这些人攫取,用于铺张享受,倒不如让刘易来做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

      散朝之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飞速传便了民间。

      监察部赵部长冒死上奏,揭露盐政黑幕,陛下当即下令严查盐政。

      太原城内的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就知道皇帝要对盐政动手了。

      他们吃高价盐的日子,要一去而不复返了。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刘易决心整饬盐政的消息传开之后,有人为之高兴,就会有利益被触动者为之忧虑。

      前朝的盐政采取盐引制度,朝廷发放盐引,盐商从朝廷这里搞到盐引之后,凭借盐引到盐场提盐,然后售卖。

      从中赚取利益!

      张居正改革之后,一条鞭法本来是使得明朝盐政状况有所好转的。

      但是没奈何,万历皇帝亲政之后,几乎废掉了张居正改革的全部成果。

      明朝盐政依旧采用开中法,盐引制度。

      其中可操作空间很大,数之不清的官员,盐商在其中牟利,利益受损者却是朝廷,百姓,和灶户。

      刘易回到御书房,蹙眉沉思着,开口说道。

      “召郭亮来见朕!”

      不多时,郭亮便来到了御书房,第一件事便是要刘易请罪。

      “请陛下治臣失察之罪!”

      “盐政之事,是臣的疏忽!”

      刘易点点头,开口说道。

      “先不说这个,你去给朕调查一下现在大汉境内的盐政具体情况,朕要做到心中有数。”

      “诺!”

      郭亮点头应诺。

      大汉的盐政几乎全盘接手前明的盐政。

      连带官员到制度,几乎没什么更换。

      这也就导致了,大汉的盐政情况很糟糕,里面的水/很深,牵涉的官员数量极大。

      这就是,刘易选择接受前朝官员留任,来换取稳定,所要面临的坏处了。

      他在迅速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将前明朝廷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都给保留了下来。

      比如盐政,比如税制,比如官员贪腐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子出在官员身上,只要官员还是那些官员,这些问题就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统统都消失的。

      即使是改朝换代了,某些人依旧是老样子,该贪的继续贪,最多就是收敛一下罢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74_74567/c6027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