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 第216章 史无前例的青铜简

第216章  史无前例的青铜简

也难怪老院长和赵老不约而同地放弃研究黄金面具。

        对古滇国的考古和研究,目前虽然找到了古墓群,甚至找到了水下古城,但这个曾经璀璨的文明却没有留下文字。

        当初他们还纳闷,有那么辉煌的青铜文化,不可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的吧?

        哪怕是石器时代,也有可能出现象形文字,更别说青铜器时代。

        没想到,方醒这就带给他们古滇国的文字。这对研究古滇国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破译这些文字。

        他们看方醒取出来的青铜简,每一片都是两指宽,尺子厚薄,大半箱都是这种青铜简,上面刻满了文字。

        “无价之宝呀!”老院长感叹,无比惊喜。

        这回,赵老没有反驳。

        古滇国留下许多谜团,其中四个最为人津津乐道: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谁是古滇国的主体民族?古滇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抚仙湖水下古城是否为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这四大千古谜团使古滇国的真面目依然秘而不宣。

        而之所以这些谜团还在困扰考古学家,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找到古滇国的文字记载。

        现在,眼前的这些青铜简,全刻着古老文字,在赵老他们的眼中,自然也就是无价之宝。

        再说了,竹简大家见得很多,尤其是秦汉时期的竹简,动则上万的竹简。然而,青铜简却极少见。

        如此大规模的青铜简,更是前所未见,不是无价之宝是什么?

        他连忙给还在研究所的钱老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让他赶紧过来方醒的家。

        谁知道,钱老直接让他将东西搬到研究所那边去。

        “青铜简还有两箱,一共八百根,我一会搬过去吧!”方醒说道。

        老院长和赵老一听,差点眼珠子都掉出来。

        这半箱的青铜简,大约有两百根,因为制造得比较薄,叠在一起,数量还是蛮可观的。他们以为,这已经是史上数量最庞大的青铜简。

        没想到,竟然还有两箱,简直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好,好!一会记得搬过来。”老院长兴奋地说道。

        这么大岁数,情绪波动还那么大,方醒有点无语。

        “那黄金面具……”蒋晚玉连忙开口。

        她是打算劝方醒拿出来拍卖的,你们这全都带走,太贪了吧?

        赵老开口:“等我们研究后,再送回来。”

        至于拍不拍卖,得看方醒的意愿。

        方醒不知道,这些青铜简很快引发怎样的震动,几乎全国出名的古文字专家都要来。八百根青铜简,一万多个古文字,足以吸引大部分的古文字学家。

        只要吃透它们,大家就能了解到差不多三千年前的古滇国。

        刘世军帮忙搬那些青铜简,真不轻。

        当所有的青铜简,按照顺序摆在研究所的大厅中,那场面多少有点小震撼。

        “可惜,我们也不知道这些青铜简的顺序有没有搞错。”钱老感叹道。

        每一根青铜简的两头,都有小圆孔,大家知道,那是方便用绳子连在一起,组成一册。可惜,绳子早就没了,青铜简散成一堆。

        麻烦有点大,大家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前后连接的,很乱。

        本身就不认识那些古文字,现在就更加头大起来。

        这其实也是方醒的一个目的,就是利用这些专家,帮忙整理青铜简,最好就是帮忙将内容也破译出来。

        他可是一直将研究所的这些专业人士当成免费工人。

        “顺序应该是差不多的,我都没翻过它们,估计没有乱。我爷爷是什么人,你们应该也清楚,这种东西不会胡乱装在一起的。”方醒跟他们说道。

        故宫博物院的老院长点头,他最了解方醒的爷爷:“不错!老方是个严谨的人。”

        钱老他们想了想,说道:“好!那就先按照这个摆法,不要乱动。破译工作,从这边开始。”

        说完,钱老开始研究那个黄金面具。

        对黄金面具,研究所很多人都感兴趣,毕竟能催眠人的面具,大家实属是没见过,有点神秘。

        有人不信邪,也盯着看了一会,全都出现头晕的现象。

        只是每个人盯着看的时间不一样,有人撑不住五秒,年轻人可以承受的时间长一点,超过十秒钟的也有。

        黄金面具上的花纹,被研究人员丝毫不差地画在纸上,发现失去了催眠的效果。

        “不对呀!不是花纹的问题。”

        “那就奇怪了,不是花纹的话,为什么只看一部分也没事?”

        有人提出比较靠谱的说法:“我看,跟花纹是有关系的,但也要配合面具的造型。花纹刻在面具上,是立体的。而我们画在纸上,是平面的。就像看2D电影和3D电影,是有区别的。

        想要验证,并不难。做一个一模一样的面具出来,如果有催眠效果,就说明我说的没错。”

        其他人听后,觉得有道理。

        有些人看3D还会头晕呢!

        等他们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面具模型出来,发现果然如此。具体是什么原理,他们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大家不得不感叹,古人这智慧真了不起。这样的面具,现代人都原创不出来,他们只能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个西南的小古国,而且还是一个草头天子,就能创造出这么厉害的文化。

        不容小觑呀!

        原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古滇国的那位献王,其实是没怎么瞧得起的。可如今看来,似乎很不简单呀!

        袁韶华从旁边的博物馆赶过来,偷偷跟方醒说道:“老板,要不要准备一个展区。”

        啧!跑过来都是有目的的呀!

        “过段时间再说,这些青铜简,钱老他们都不知道要研究到什么时候呢!”方醒摇了摇头。

        破译古文字,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可能看几眼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些字则是会卡住文字学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那黄金面具呢?”袁韶华追问。

        “黄金面具我另有打算。这面具有催眠的效果,你也知道的,用来展览,其实不妥。人家观赏几秒钟就倒地,这像什么话?”

        袁韶华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本章完)

(https://www.bqduo.com/biquge/72_72009/c399145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