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 第65章 初入临安进行时

  秋风萧瑟,又是一年丰收时。

  南宋接连从伪齐手中夺回襄阳六郡,后又整治洞庭匪患,凝聚力空前绝后。

  或许是有着方晨的影响,历史发展并未如史书那般。

  岳飞如今还未曾面临君臣离心,自身难保的局面。

  而张浚的心思都放在了方晨身上,并未引发淮西兵变,更未因此引咎罢相。

  不仅如此,张浚和岳飞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要知道,张浚虽为右相,骨子里还是文人的性格,高傲不自辩。

  喜欢统辖军事,偏偏没什么军事才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一生从未打过几场胜仗,起初张浚心有不服。

  可随着日子久了,他也清楚,自己确实不是那块料。

  尤其是在五年前,观过《满江红》,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全新想法。

  打仗的事情,交给会打仗的人来做,他如今贵为一朝右相,何必在争功夺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耐人寻味。

  曾被贬去官爵的秦桧,被赵构重新启用,任命为左相。

  期间,秦桧还曾拜访过张浚,言中多有挑拨之意,说岳飞独掌兵权太过危险。

  若是换做以前,张浚可能会信,毕竟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便是武人不可轻信。

  可是如今却不同,且不论张浚和岳飞二人本就属于上下级关系,有“种家子”为中间人,张浚心中对于秦桧的顾虑,远高于岳飞。

  史书中说张浚志大才疏,可真若是如此,张浚又岂能稳坐右相之位?

  不过是以文抑武的时代要求罢了。

  可是眼下,抑武之事,绝不可行,在种家子回归朝堂之前,南宋的主战风气不容有变。

  不然种家子何以归宋?

  再者,岳家子岳云和种家子私交甚好,若是张浚插手其中,难免日后会被种家子所虑。

  岳家可无法与种家相提并论,三代御疆,曾祖父更是北宋有名的儒相。

  种家又不是纯粹的将门,儒门转将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的存在。

  随口拒绝,秦桧见状,只好告退。

  而高宗赵构,又因为沉迷《满江红》,在秦桧提及提防岳飞之事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拒绝。

  不然以岳飞耿直的性格,早不知被人暗算了多少回。

  朝堂之中,本该商讨伐齐之事,不知为何,宋高宗哈哈大笑。

  众臣子无不惊异,不明此中韵味。

  张浚含笑站在台下,眼中带有一丝期盼。

  而一人之下的左相秦桧,却完全摸不着头脑。

  看看张浚,又偷瞄赵构,难不成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朕累了,今日早些散朝。”

  满面红光,也不知累从何起。

  谁让人家是帝皇,自然是说什么是什么。

  秦桧本想跟上去,却被内侍拦住殿外。

  “陛下有旨,招张阁老一人进谏,秦相还是不要为难咱家。”

  秦桧怀中掏出几张交子,试图将面前的内侍收买。

  内侍急忙后退,“秦相,这可是要杀头的。”

  秦桧笑道:“你不说,本相不说,谁又会知道?”

  见内侍眼中多有纠结,秦桧十分干脆将交子叠成小块,塞到对方手中。

  “这.......秦相,您要问就问吧,何必这么客气呢?”

  秦桧面上恭维,眼中却有狰狞,一介宦官,迟早让你知道,什么钱能拿,什么钱不能拿。

  “不知陛下召张阁老,所为何事?”

  内侍犹豫片刻,暗中却捏紧了秦桧递上来的交子,“秦相,此事咱家不知,这钱您还是收回去吧?”

  秦桧眯起双眸,猜测这内侍是真的不知,还是觉着钱不够多。

  当内侍把交子放在眼前的那一刻,他猜到了,“不必了,公公既然不知,本相也不会强求。这钱公公留下,宫闱之中难免有所花销,就当是本相和公公交个朋友吧。”

  内侍眉开眼笑,“多谢秦相。”

  赶忙收起交子,快步离开,生怕晚一步,会被秦桧抢回一样。

  而秦桧则站在殿外,狐疑地望着面前这座宫殿。

  “到底还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而宫殿之中,赵构一脸喜色,对张浚问道:“那小子可入了城?”

  张浚笑道:“算算时辰,也差不多了。”

  “好!朕等了五年,他终于来了。种家正统,还有谁敢说朕的皇位来路不正!”

  赵构眼中带有一丝寒芒,宗室里并非一帆风顺,哪怕他是如今官家圣人,依旧无可避免的被人猜忌。

  甚至私下里,许多赵家宗室的老家伙,都在暗中谋划着从他手中夺权。

  若真按血脉来看,赵构并非宋太祖嫡孙,而是宋太宗赵光义一脉。

  张浚进言道:“陛下,种家子入京,我们是不是要做些安排?”

  赵构朗声笑道:“不是说他要恩科吗?待他恩科结束,一切再行定夺。”

  “臣明白,这就下去安排。”

  “对了,派人去把杨志调回临安府,着岳飞随行。”

  “是,老臣遵旨。”

  坐在龙椅上,赵构忍不住放声大笑,忆想当年,他何其羡慕赵恒,有老臣种师道为他静心谋划,护国卫疆。

  最后种师道病死在开封府,赵构还曾为之惋惜。

  后来种家军覆灭,赵构留下一道心结。

  忠臣难存,将门难兴。

  他不信岳飞,因为有折家为先河。

  他不信秦桧,因为他知道秦桧的秉性。

  他更不信张浚,因为这个老家伙不会打仗。

  可他信任种家,凭着“种家子”的名头,他可以把那小子当做心腹,悉心培养。

  日后大宋的疆域,还要靠种家来护佑。

  种家多代积蓄,并非一朝落空。

  总有人会记着他们的功勋,总有人会替他们感到惋惜。

  对整个赵氏一族而言,得到种家的效忠,无异于变相承认自己龙位稳固。

  当年赵恒不敢杀杨志,怕彻底绝了种家军。

  可他敢,因为有真正的“种家子”在,他可以放眼天下。



  他甚至都想到,种家子重新出现在朝堂上的那一刻,天下人会激起何等惊涛骇浪。

  义军、匪患,再无忧虑。

  “吴县小吃;种家军血脉;种晨,你还会给朕带来多少惊喜?”

  朕,拭目以待!

(https://www.bqduo.com/biquge/64_64449/c62189171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