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 第10章 救命恩难忘

吴县主簿陈默,莫非和方九爷一样,都是冢中战魂的亲属不成?

    那为何之前见他时,军冢并未现异象?

    名字?

    沉下心神进去冢中,之前的异动,源自于一个身材稍显矮小的血红身影。

    “你认识陈默吗?他是你的家人?”

    血影不能开口,只是在听到陈默两个字时有些激动。

    奇怪,难道是他猜错了?

    陈默的读音和沉默相同,又或许是沉默二字引起?

    一时间想不出答案,还得再见陈主簿一面才行。

    或许问题就出在他身上!

    毕竟种家军覆灭已有多年,人的相貌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战魂一时间没能认出对方,可能性极大。

    “九爷,我瞧那位陈主簿年岁不高,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是一位秀才。”

    “公子有所不知,这陈主簿有大才,二十出头就拿了府试三甲,说来也是可惜......”

    “可惜什么?”

    “此人重情好义,不愿另投他人,坚称是钱知县门下......”

    这是什么道理?

    嗯?等等......

    他好像明白了原因,应该是钱知县的出身,连累了对方。

    虽是捐官,钱知县本事着实不小,与那些相同跟脚的商官截然不同。立足在吴县,虽无晋升的可能,却也是造福一方。

    如钱有为这等存在,除了叫人敬佩之外,也会引起一部分的隐忧。

    可为一方父母,却不能拜相登高,因为出路永远掌控在读书人手中。

    正因为如此,凡是钱知县扶持的读书人,若想日后出人头地,只能一个选择。

    那就是在金榜提名时,与钱知县撇清瓜葛!断绝情分!

    商贾好利,谁都不敢保证,这位钱知县如此扶持读书人,是不是另有企图?

    光是听陈主簿先前之言,就能让方晨心生敬佩,更别提吴县悠悠学子,烁烁众口了。

    在古代搞个人崇拜,除非是龙座上那一位,不然下场十有九悲。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再见陈主簿?

    既然对方与冢中战魂有关,方晨绝无放过的可能,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冢中前辈超脱。

    从刚才九爷的话中可以看出,这位陈主簿年纪并不大,二十出头中榜,那么种家军被灭的时候,他可能才十来岁的样子。

    也许,真的是那位血影的至亲也说不定。

    “公子。”

    “九爷您说,我听着呢。”

    “陈主簿说的没错,您需要读书。”

    “唉?”

    明明刚才还在谈陈主簿,怎么突然就拐到他身上了。

    “公子!”

    “天色不早了,您老早些休息。”

    读书?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读书了!

    早就受够读书苦,为何还要再从头?

    而赶回了吴县的陈主簿,此刻还在与一位华衣锦贵的中年大肚腩,汇报着吴县之行。

    “大人,这次送粮,默实在是大开眼界。”

    “粮食,你又拉回来了?”

    “太平村有粮,只能拉回。”

    “糊涂!”

    陈某不解,忙问道:“为何糊涂?”

    “太平村少壮从军,老幼待家,务农尚且不利,何谈安稳度日?河中鱼儿不知数,总有吃尽的一天。若是几日网不到鱼,吃什么?这次算你办事不利,引以为戒!”

    陈默无言以对,思考了许久,只能点头应下。

    “是默之过,还请大人息怒,过几日默再带人去送粮!”

    “免了!”

    “大人?”

    “我亲自去!”

    “大人何必亲身?”

    “你刚才说的那位小公子叫什么?”

    “回大人,此子名为方晨!”

    “当真是义军后人?”

    “极有可能!”

    “血染沙场,有功无名。义军风范令人敬佩,若此子真为义军后人,本县当为他谋一番出路才是。”

    接连几日,村中都保持着平静,除了越积越多的熏鱼干。

    前几日大雨,山路泥泞难行,不好出村,也就没能用这些熏鱼去县中贩卖。

    因为便于保存,倒也不必担心变质发霉,大不了被当做全村的储备粮,谁家没粮了,带两条熏鱼回去熬汤。

    好不容易今天艳阳高照,村中准备了几辆马车,准备运鱼干去县城。

    结果还没有多远,就被人给堵了回来。

    “县里又来人了?”

    方晨正在发愁,如何再见陈主簿,没想到天赐良机。

    “还指名点姓要见我?”

    先跟着通风报信的六叔一路来到村口,见衙役们正在卸粮,不见方九爷和陈主簿的踪迹。

    却被告知,方九爷领着那人回家里去了。

    “回家做甚?难道不是上回那个主簿?”

    村民们纷纷摇头,好像是个他们没见过的大官。

    方晨只好从村东头折返,赶去九爷家中。

    不知为何九爷家门外,还有两名衙役驻守,方晨到来后,被他们拦下。

    “我是方晨。”方晨站在院子中,喊了一句。

    “让他进来吧!”屋内人回应,这才让方晨进门。

    屋子里和以往一样的摆设,只不过三处灵位前,各多了四柱香。

    “你就是方晨?”

    九爷不在,屋子里有个极其富态的中年人。

    “您便是陈主簿口中的知县钱大人吧?”

    根据之前所见,衙役们对此人十分重视,门外有衙役驻守不说,还都把持着兵刃。

    再加上此人面相“宽广”,用后世话来说,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厨师。

    联想到陈主簿先前之前,本县知县钱大人,乃是商贾出身,一切便有了应证。

    那人十指带有六处玉扳指,想必家底十分富裕。

    “不错,你很机灵!”

    “谢大人秒赞,不知九爷何在?”

    “本县有些累了,便占了他的屋子休息,让他去准备着吃食,好叫同行的兄弟们吃口热乎饭。”

    方晨笑道:“小子多心,还望大人海涵。”

    钱大人站起身,笑看着方晨道:“你担心本县会对他不利?”

    方晨摇头,“知人知面不知心,虽曾听闻大人之名,可谁又能知他人心,小子严谨一些,有错吗?”

    钱大人听后十分高兴,“无错,这个答案本县喜欢。”

    方晨继续道:“大人独见我一人,只怕是有话要问吧?”

    “不错,你不妨再猜猜,本县要问你什么?”

    “无非出身二字,不知小子可曾说错?”

(https://www.bqduo.com/biquge/64_64449/c1952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