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张晓东的燃情岁月 > 第十三章不能说实话

张晓东和弟弟张晓晨从省救国书店离开以后,直接朝汽车站走去。

    倒是想打车来着,可满大街也找不到出租车这个东西,甚至于公交车在这时候的省城也属于稀罕物。

    背着这么多钱在大街上晃荡,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虽说按照这时候的状况,很多人从家里出来,几乎都会选择步行,遇到顺风车就搭一程,可眼下,那同样不是张晓东能够选择的。

    张晓东把手放在书包上面,立即感受到了里面的厚重。

    他知道自己不能着急,自己有时间慢慢思考。

    眼下的时代,万事万物都刚刚萌芽,可以这么说,因为很多东西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归集体所有。

    你不管干点儿什么事情都是不合规律的,不合时代特征的,所以,张晓东空有几十年的记忆也只能是白搭,想要弄出点儿什么,只能是投机取巧,钻空子,然后等待着大时代的开启。

    一句话,逮到什么都能双眼放着绿光扑上去,然后警惕的看看四周,再想尽办法不要让事情暴露。一切都得偷偷摸摸的搞。

    哥俩买了车票,坐上汽车,张晓东就在思考着接下来应该怎么说服弟弟,关于钱的事情需要他保守秘密。

    他没有告诉弟弟后面的十多万块钱,也一直不让弟弟碰到自己的黄色书包,可就算是这样,先前的几千块钱若是让别人知道了也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祸事。

    张晓东感觉到自己前面做事情的草率,虽说重生一回,自己这性格还是没有多少改变,缺少一些远见和大局观,当初就不应该让弟弟知道能赚到那些钱的。

    要知道,这时候收入最高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也不过月收入七八十块钱,而这种人少得可怜。

    全国大多数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年收入甚至在一百块左右徘徊,那还是计算的很粗,很多时候根本就见不到钱。

    像石头寨大队这样的地方,一个壮劳动力出工一整天,满公分十个公分,最后年底算下来,每天甚至不到一毛钱的收入。有些好一点儿的公社在三四毛钱,算是比较好的公社了。

    当然有钻牛角尖的非得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他爹他妈一天挣三四块钱,甚至十来块钱,张晓东只能是呵呵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吧,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存在,造成全国各地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但总归是付出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回报。

    好在,现在自己回来了。

    他有能力改变眼下的这个窘迫的境况,至少是自己家人。

    比如这次来到省城冒险,张晓东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得到大笔现金,最主要的是,张晓东知道了自己所在的省份是宁州省,和自己前世的家乡不是一个省,但是邻省,同属于西南这一块儿。

    也就是说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再见到自己的前世的亲人,朋友。或者,自己?

    想到这儿,他不觉握了握拳头,给自己鼓劲儿。

    张晓东清楚的知道,自己虽说是穿越了,可在这个时候,他的优势并不明显。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会是光明的。

    兄弟二人在车上也不好说什么,下了车之后就只能走路。

    两人走进苍茫的大山之中,张晓晨脸上依旧洋溢着激动和喜悦,沉浸在有钱之后能够吃饱饭的喜悦和憧憬当中。眼前的弟弟不正代表着千千万万的社员同志们吗?

    张晓东不觉笑笑,他相信,若是让弟弟知道自己包里面的巨额资金的话,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别说弟弟这种少年郎,放在眼下,全国之前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被吓懵。

    因此,不能让他知道,就连前面赚到的那几千块钱都不能让别人知道。

    想到这儿,张晓东看了看张晓晨,低声说道:“我今天去那边没有见到人,白等了半天!”

    “哦!”张晓晨随口哦了一声。

    “但前面赚到钱已经够多了,回家之后一定要保密,就说我们是去县城和省城找高考资料去,其他的一点儿都不能和别人说!”张晓东开口继续说。”

    “为什么,爹妈也不告诉吗?”张晓晨反问。

    “不能,就说我们在大队知青点弄到那点儿钱就是为了凑路费的,这些天我们都花完了,什么都没有弄到!”

    “为什么?”张晓晨对眼下的时局自然知道一些,但他还是想不清楚大哥为什么不告诉家人他们赚到钱,让家人也跟着高兴高兴。

    “你傻啊?”张晓东呵呵一笑:“你说这么多钱,让大队的知道了,再给我们家弄个走资派,把钱都收走了,咱们还得被拉去游街,你愿意啊?”张晓东不得不把事情说得很严重。

    其实眼下的时局还真有可能。

    张晓晨一听,顿时耷拉着脑袋不说话了。

    张晓东看弟弟被吓唬到了,于是又出言安慰道:“你也不要怕,就是这件事打死都不能说,我们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谁问都这样。

    等这段时间过去了,咱们再想办法!我看城里面的很多地方都没有我们那儿严格了,说不定哪天就好了!”

    张晓晨无奈,只能点点头,他胆子再大,再想吃肉吃米饭,可也知道,这走资派的下场呢!

    哥俩踏着夜色走进家门,张晓东装作很随意的把书包送到二楼自己的床上,用被子捂起来,这才下楼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家人也问了一些事,哥俩按照事先说的,统一口径,家人也算是相信了。

    张晓东不想让家人跟着担心。

    吃过饭,刚坐了一会儿,家里来人了。

    这时候,农村很多人闲暇时间,都会在村里面走动走动,串门子是很流行的事儿。

    来的是三个年龄和张晓东差不多的年轻人,通过谈话张晓东白搞清楚,原来三人在村里面和张晓东关系比较好,前段时间三人被抽调出去修河道去了,今天刚回来。听说他清醒了,所以赶紧过来看看。

    在和三人的谈话当中张晓东才知道,自己前面在大队部说的事情现在在村里面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说各种话都有,支持的,反对的,骑墙看戏的都有。

    张晓东随口问这几个人,他们怎么想的。

    二十来岁的男孩子在这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所以他们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影响家人的作用了。

    张晓东清楚的知道,从这时候开始,所有做生意的或者带头搞私产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普遍在二十到三十五六岁之间。

    没办法,年轻人胆子大,而且确实受不得那份贫穷了,不像那些年龄大的,都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不太愿意冒险。

    大家随便交流了一会儿,也就散了。

    七十年代农村基本都没有通电,大家就坐在火塘边抹黑说话。

    点灯费油,蜡烛在农村是稀罕玩意儿。哪里用得起。因此,大家普遍睡得早,实在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送走了三人,张晓东又去了住在隔壁的龙妍的房间,问了问复习情况,龙妍郁闷的摇摇头,没办法,他只有初中学历,现在手中又没有教材,有些问题很难搞懂。

    张晓东鼓励了她几句,并告诉她不懂的就来问自己或者去知青点问那些上过高中的,大家都愿意互相帮助的。

    早早的睡下,张晓东一边思考怎么把那包钱藏严实了,一边想着后面的事情。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49_49504/c1957982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