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九百零五章 演习

这份文书一旦签字画押。那就是卖国。就算平安回到盛京。多尔衮也不会饶了他。但范文程又一转念。心思又坦然了不少。不过是签字画押而已。暂且虚与委蛇。只要脱险以后矢口否认。这些一根筋的明军武将又能拿他怎么办呢。

    范文程竟然暗笑了两下。向程铭九讨來了笔墨和印泥。龙凤凤舞的签下大名。盖好印鉴。又按下了五个鲜红的指印。

    “将军请看。不知这样可好。”

    范文程如此问的时候。内心是带着忐忑的。生怕面前的明军将领识破了他的心思。程铭九却像浑然不觉一般。只草草看了两眼。便笑道:“如此说來。范先生是认同这份国书上所提的条件了。”

    范文程赶紧躬身行礼。“将军言重。有所命。但请吩咐就是。范某无不从命。”

    反正空口白牙。范文程对这等言不由衷之语沒有半分心理负担。

    “既然范先生不反对。那就好。但本将还是担心哪……”

    程铭九的音调拉长。范文程的心也哆嗦了一下。他就怕程铭九在节外生枝。因此极力的解释道:“摄政王对范某言听计从。想來不会反对。”

    范文程看似不经意的抬手擦了擦脸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的汗珠。这种话他说起來。还是有几分心虚的。多尔衮怎么可能对他言听计从。与之相反。他在多尔衮面前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连大气都不敢多出一下。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尴尬。程铭九就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如此甚好。本将立刻安排范先生返乡。”

    听到程铭九松口。范文程只觉心中的一块巨石落地。连忙躬身道:“悉听将军安排就是。”

    “不过走之前。本将还想让范先生看一样东西。”

    “范某无不从命。”

    程铭九的一个“不过”又让他紧张了起來。难不成这厮还有后手。

    “來人。”仆役应声而入。“军门有何吩咐。”

    “带范先生下去。换上件体面的衣服。上好的酒肉都伺候上。范先生可是本将的贵客。不得怠慢了……”

    程铭九也不说破究竟让范文程看什么东西。反而好酒好肉的招待上。这让他一头雾水。又多了几分担忧。

    身上的汉家衣裳他穿着已经很不习惯了。穿管了满人的长袍马褂。总觉得这衣袖袍服有些别扭。好在脑后的一根金钱鼠尾发辫沒被这些人强逼着剃了去。回去以后衣服随时换过來就是。可头发一旦被剃了。再长出來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满满一桌子的各式酒肉散发着阵阵香气。范文程却沒有半分馋意。他只在绞尽脑汁的想着。程铭九究竟在卖什么关子。

    好在程铭九沒让范文程等得太久。过了午时以后。便有军中士卒來传信。

    “请范先生准备准备。即刻动身。程军门等着呢。”

    范文程颤巍巍的想探一探程铭九的口风。但那传信的军卒口风却极严。不论如何问只一句话回应。“范先生去了便知。”

    好在这军卒态度还客气的很。范文程心下稍稍安定了几分。

    出了黜陟使府。范文程就被送上了马车。马车一路颠簸在城中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疾驰起來。将他颠的七荤八素。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马车终于停了下來。

    车门被从外面打开。早有军卒候在外面。等他下车。

    范文程只觉眼前一片开阔。原來竟是到了汉江边上。耳中则是成百上千人齐声呼喝的号子声。这是军队在训练吗。双脚踩在地面上以后。他放眼望去。果见江滩上排着齐整整的军队。规模可达数千人上下。这些明军清一色的大红色军装。上衣下裤。沒有袍子也沒有护甲。一人动千人动。一人静而千人静。

    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鼓点。整齐的方阵一排排前进。沒有一丝混乱。沒有一丝喧嚣。更令范文程啧啧称奇的是。每一排有上百人。走起路來竟有千人同腿的错觉。整齐划一到已经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范文程随即又暗自腹诽。“练的再好看不也是花架子么。到了战阵上。这等玩意能顶的什么事。还不是要看弓马齐射么。”

    有了这等念头。他最初的震撼之意也渐渐消退。只猎奇一样的看着明军是如何操练的。

    “范先生觉得本将麾下的士卒如何啊。”

    程铭九的声音忽然从身后响起。范文程吓了一跳。赶忙转过身來。驾轻就熟的拍着马屁。

    “将军麾下将士令行禁止。士气高昂。实在是难得一见。以在下之见。就算多尔衮手下的两白旗也沒有这等雄壮威武的气势啊。”

    言不由衷的话在范文程嘴里字字句句吐了出來。程铭九似乎听得很受用。哈哈笑了起來。

    “本将就喜欢范先生这种爱说实话的人……”

    说罢。他扭头对身后的传令兵冷冷的说了一句:“开始吧。”

    传令兵解下腰间的号角。呜呜的吹了起來。

    战场上的鼓点声顿时为之一变。喊杀声大起。霍霍前进的宽大方阵陡然一变。倏忽间犹如变戏法一样就分成了数路狭长的纵队。快速向前突击。尤为难得是阵形并沒有因为快速推进而散乱。

    这时。范文程才注意到。在更远处的江滩上数着成百上千一人多高的木板。就像一支截断了明军去路的军队一般。

    范文程有些糊涂了。不明白明军这般操演有什么用。那些死死钉在江滩上的木板怎么可能和灵活的人相比呢。

    轰轰轰。

    炮声骤然炸响。将范文程吓的一缩脖子。光溜溜的脑袋上扣着的六合一统帽差点滑落下來。

    一轮炮声过后。范文程刚想询问几句。第二轮炮火又紧随而至。如此反反复复。竟一连炮击了小半个时辰。范文程试图在江滩上寻找着明军火炮的踪迹。但抻着脖子左顾右盼了许久也沒发现。明军的大炮究竟藏在何处。

    等他的目光再次落到江滩上密密麻麻的木板阵时。不禁大惊失色。但见木板竟又半数被轰得七零八落。余者也是里倒歪斜不成样子。如果把木板换成了活生生的人。那会是什么结果。想到此处。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但这仅仅才是开始。只见明军快速前进穿插。已经分由正面和左翼对木板阵渐成包抄之势。数路纵队摇身一变。突的又成了绵长的横队。沿着江滩一字排开。缓缓向前推进着。

    随着鼓点节奏变幻。但听噼啪几声之后。数千火枪齐射。霎时间浓烈的白色硝烟弥漫了整个江滩……

    数千明军花样迭出。看的范文程眼花缭乱。但他心中却再也生不出。这是花架子的蔑视心里。那些连续不断传來的火枪齐射声。让他阵阵心悸。惊骇不已。

    如果在战阵之上。如此连续不断的火枪齐射。那形成的战斗力又将多么的恐怖和难以想象。他那日被明军生俘之时。战场上不正是笼罩着这种浓烈的硝烟吗。最初他还以为浓烟是明军的障眼法。而今看來竟是火枪频频齐射后产生的硝烟。

    在范文程的意识里。火枪的形制还仅止于鸟铳和明军火铳的水平。而三卫军自从装备了线膛燧发枪与刺刀后。战斗力早就今非昔比。

    程铭九也不忘了向范文程炫耀。三卫军最新装备队的“崇祯十四式”火枪。

    随着战阵演练进入尾声。程铭九从刚才参加演练的军卒中随机挑选了十名火枪兵。

    然后又令这十名火枪兵以手中的新式火枪。对百五十步开外的人形木板进行射击。

    见到程铭九让军卒以火枪射击百步开外的人形标靶。范文程大为惊讶。他见过明军的火枪。虽然射击时甚为省力。但准头奇差。十几步内向目标射击。十发十不中也是常有的事。而今程铭九让麾下的士卒射击百步开外的人形目标。这怎么可能打得中。

    射击口令自队官口中喊出。十名火枪兵扣动扳机。百步开外的木靶应声而倒。竟是十发而八中。一连反复进行了十几次齐射。每次命中率竟都在五成以上。面对此情此景。范文程彻底沉默了。如果明军用这种射程极远。准头奇高的火枪。射击八旗铁骑。其下场可想而知。

    当天晚上。程铭九就派了人护送范文程渡过鸭绿江。返回辽东。范文程试图要回他的部众。但是却被程铭九一口回绝。回到辽东新安府。后续的汉军旗步卒才堪堪赶到。听说钦差在朝鲜国境内遇险。一个个群情激奋。欲打过鸭绿江去。

    范文程回來的正当其时。严令所有军民不得擅自越过鸭绿江。违令者立斩不赦。而后。他又顾不得休息。轻装简从。赶回盛京。

    平安道之行。彻底颠覆了范文程对朝鲜国国中形势的判断。之所以急吼吼的赶回盛京。就是为了劝阻摄政王多尔衮起兵伐明。现今大清国的当务之忧已经不在南方。而在东方。

    这个向來被满人所鄙视的朝鲜国。而今已经成了一个可怖的怪物。虎视眈眈的盯着辽东。

(https://www.bqduo.com/biquge/2_2683/c204047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