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内 > 第六十三章 秘营(2)

  知道形势严峻的杨震并没有给其他的人太多的休整时间。在正式进入秘营的第二天,杨震便拿出了被困于山洞之中时冥思苦想琢磨出的以后世解放军的军事训练为基础的训练大纲,开始整训部队。

  杨震知道无论从储备的物资上,还是周边的态势,留给自己的整训时间都不会太多。所以从开始整训的时候,杨震便下了极大苦心。其训练强度之大,别说那些新参军的劳工,就算是之前的国军士兵也有些受不了。

  早饭前一个五公里,饭后包括全部的人员,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全部集中进行最基础的队列训练。而下午进行的各种武器的操作训练。尤其是与彭定杰学习日式轻重机枪的操作,分解以及简单的维护。甚至杨震还亲自做教官,制造了木制的火炮模型,教授大家一些简单的炮兵操作。尤其是在山地作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迫击炮的操作。

  尽管现在别说各种火炮,就是掷弹筒都没有一个。但这并没有妨碍杨震在不远的将来组建自己炮兵的决心。现在多费一些功夫学会了,总比缴获了炮却抓瞎不会用,只能丢弃或是埋藏要强的多。

  至于晚饭后,杨震也没有让人呆着。他给所有人员安排了一项便是连郭邴勋都没有想到的课程,就是跟着除了作为随队军医之外,现在还临时充当文化教员的张婷识字。

  而那些识字的人则由郭邴勋教授识别地图,基本绘图,连排分队的战术指挥,旗语的识别,以及所有作为基础军官必须应该懂得的所有知识。这些人除了要学习作为军官的基本课程之外,还要跟彭定杰学习杨震草拟的政治工作基础知识。

  负责这些人培训的郭邴勋虽是西方著名军事学院留学的海归,但在教授这些人的时候,使用的教纲却是杨震照搬的后世他在解放军陆军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看过的解放军六十年代的军事教材为主,只是糅合了一些郭邴勋在法国读军校时候的西方军事理论而已。

  到不是杨震瞧不起郭邴勋的水平,也不是他看不起西方此时的军事水平。虽然法国军队在一年后爆发的二战中表现可以拙劣来形容,但这不能说法国的军校也是垃圾。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郭邴勋接触的越多,杨震对法国圣西尔军校的教学水平的评价也就越高。

  杨震之所以坚持采用自己的教学方案,只是因为他觉得在目前敌强我弱,无论是装备还是单兵素质都相差天差地别的情况之下,极少在作战中占据火力优势的解放军教材更适合现在的情况。自己部队的装备以及训练可远远无法与法国陆军相比。

  毕竟那些教材是进行了二十二年艰苦武装斗争,更在与现在自己距离不过几百公里之遥的那个半岛上与后世最强大的国家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之下,进行了三年浴血奋战的共和国那些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开国将帅多年的智慧结晶。虽然不能说是最先进的,但可以说最适合自己部队现状的。

  除了那些准备充当基层指挥员的人员之外,郭邴勋还要给几个由杨震亲自挑出来的机灵一些,队伍中仅有的几个相当于后世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教授电讯知识。

  白天最忙的人自然是即要亲自示范训练动作,又要充当战术教员,还要检查训练成果的杨震。而到了晚上,最忙碌的人却是郭邴勋。既要给未来的连排长上课,又要教授那些选定出来的人电台的使用。还要不停的用自己知道的现在应该已经作废的密码反复在电台上呼叫,试图打通与关内联系。

  因为预定的电台人员白天同样要参加军事训练,所以所有的知识只能在夜里教授。同时要主持两个班,多少让一向稳重的郭邴勋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杨震在他给电讯班上课的时候,可以接替他教课。而彭定杰的政治课也分散了部分人。否则弄不好,战斗力还未形成多少,郭邴勋恐怕要先累垮了。

  虽然训练强度大,也很艰苦,但出奇的是居然没有人想到去当逃兵。那些从战场之上余生的老兵都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他们知道自己多学一些东西,在战场之上活下来的希望也就大了一分。

  而对于那些劳工来说,训练强度虽大,但对于在鬼子五道岭铁矿每天至少要进行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劳动的他们来说,这点训练并不算是很重的负担。

  而且在这里每天都可以吃饱饭,虽然吃的并不是很好,但至少能吃饱,甚至很多的时候还有肉。当然这些肉不是猪牛羊肉,而是杨震想办法打到的野味。

  这个年代虽然枪支的普及程度远比后世高,而且都是制式枪械。就算是在猎区,使用**的也极少。作为中国东部资源最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最高,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地区,东北此时的富裕程度是关内其他地方无法想象的。

  在九一似清剿之下处境日益艰难。

  四军损失余烬,而在一面坡与四军分开行动的五军的遭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与敌血战损失余烬的四军相比,五军的覆灭却是与自身出现了大量的叛徒有关。

  在分兵不久,继续南下舒兰,还不知道十军已经全军覆灭,想迂回进入五常需找十军的五军刚刚进入五常境内便被日伪军包围。在危急时刻作为五军主力的一师师长关书范、三师师长宫显廷以及一个主力团长裹挟两师大部分战士叛变。

  剩余的部队在二师政治部主任的带领之下,以伤亡过半的代价,向东冲出日伪军包围圈,退入额穆县境内。

  除了五军的两个主力师长叛变之外,而对于抗联西征部队威胁最大的不仅仅是日伪军的重兵围剿,粮食、弹药两缺的饥寒交迫,而是七月底抗联西征军最高领导人的叛变。这位身兼吉东省委书记、五军政治部主任的叛变,将整个抗联二路军的所有情况全部供出。此时抗联西征部队对日伪军可以说已经无密可保。

  放下手中的报纸,杨震看了看听到黄大力汇报,眼睛已经哭得通红的张婷道:“张婷,你明天与我去一趟苇河县城。有些事情我要亲自侦察一下。”

  “这不行。”杨震的话音刚刚落下,周围的人同时出声反对。听到杨震要亲自去苇河县城,不仅郭邴勋坚决反对,就连彭定杰都不同意。

  听到几个人都反对自己去苇河县城,杨震摇摇头举起手中的报纸道:“形势很严峻,单单从报纸上看,抗联这次的行动损失极大。而我们得到外界的消息单单凭借报纸不行。有些事情必须我要亲自去看看。”

  “抗联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伪满的报纸上说他们一次便在一面坡沿线俘虏了六十多名弹尽粮绝抗联战士。其西征部队一部被打散,大部战死,少数叛变之外,其余的被困在亚布力山区。”

  “现在抗联的形势究竟如何,我们只能从伪满宣扬其所为赫赫战功的报纸上知道只言片语。抗联如今的真实情况是不是真像真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我们必须摸清楚。”

  “我们今后能不能长期在东北坚持下去,抗联的存在起着关键的作用。若是没有了抗联的牵制,单凭现在还弱小的我们则很难与数量、质量、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长期抗衡。我们绝对不能眼看着抗联陷入危难,甚至全军覆灭而坐视不管。”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郭邴勋与彭定杰二人道:“老郭、老彭,也许我们的整训要暂时画上一个句号了。老郭,你做好战斗准备,等我回来。”

(https://www.bqduo.com/biquge/15_15718/c462531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