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内 > 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队

  说到这里,易荡平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日军不是傻子,更不是应变能力极差、反应极差的那种军队。其经过陆军大学学习的高级指挥官的战略眼光虽然一般,但是战术眼光还是相当精准的。而且其反应之迅速,远远超过一般的军队。”

  “他们很清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危险的,他们又岂不会倾尽全力发起反击,尽可能的将我们反击回到拉林河以北?就算不能将我军反击回拉林河以北,但是至少也要将我军阻击在目前的战线上,使我军无法对其纵深形成威胁。”

  “老杜,日军这个第七师团是日军老资格师团之一,其战斗力在日军各个师团之中也是很强的。在日军之中不次于第二、第六这两个日军王牌师团。而日军的真实战斗力,你应该是很清楚的。”

  “而且日军部署在扶余、榆树、舒兰境内的这个第七师团,仅仅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其师团本身再加上配属的步、骑、炮、坦部队,其总兵力现在已经达到了四万人。重装备的数量,特别的大口径火炮的数量,甚至还略占优势。”

  “从现在战场上已经出现的日军番号来看,不算步兵和骑兵,单单野战重炮兵就出现了两个联队,还有战车一个联队。再加上第七师团原有的炮兵联队,其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数量,至少有六十多门。”

  “而且对于第七师团长国崎登中将来说,新京可谓就在他第七师团的防线后边。如果他们撤退了,新京就整个暴露在我军的炮口之下。而新京是什么地方,你老杜是清楚的。你想想,这种情况之下就算他国崎登中将在不情愿,也只能拼命的抵抗。”

  “就算退一万步,对于新京的得失关东军不放在心上。但是老杜,你在关内、关外,都与日军作战过。对于日军的战斗风格,我想你应当清楚。日军无论是哪一个师团,或是独立混成旅团什么时候有过不战而退的举动?”

  “其实老杜,我军现在实际上在总兵力上基本上不占据任何的优势。如果不是第七师团的一部分被老王那边吸引过去,我们现在打的会更加的艰难。我们三个师,加上配属的重炮、坦克部队,总兵力也不过不到五万人。”

  “我们与这个第七师团目前的兵力,可以说大致是相等的。即便是以总兵力来计算,我们也只是占据相对的优势。我们以不到五万的兵力,对付四万多日军口袋又张得这么大,几乎导致任何一个方向兵力都无法形成绝对的优势。”

  “老杜,你犯了一个日军将领经常犯的错误。一张网眼张得太大的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兜不住。反倒有可能被催死挣扎的鱼将网给撕破。而且老杜,你别忘记了,在扶余境内还有二十化水平很高,口才也相当的出众。工作之中,总是一碗水端平。所以无论在那里工作,都深受干部、战士的爱戴。

  易荡平不干涉杜开山的部署,杜开山自然更不会没事找事。而且以杜开山的性格来说,虽说很多的时候也是从善如流,但大部分时间之内他的军事部署上,轻易不会去征求自己政委的意见。尤其这个政委从从军那天起,其履历就和军事几乎没有什么瓜葛的情况之下。

  当然如果这个政委是和他极为脾胃相投的老搭档,总是跟着他一起闯祸的陶净菲就另算了。陶净菲那个时候虽然是担任的政委,但骨子里面还是军事干部。那种军事指挥员在战场上特有的不安分性格,还是相当浓厚的。

  两个人凑到一起,这天下的事情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所以杜开山对于陶净菲这个自己在抗联的第一个搭档,还是相当合得来的。很多事情,都是两个人一起下的决定。当然杜开山在别的事情上,还是一项很尊重易荡平这个政委的。

  好在易荡平这个人,对军事指挥员也是相当尊重的,轻易不会干涉军事指挥员的指挥。不像有些政委,对军事指挥员的部署总是说三道四的。两个人相处的倒也算是比较于洽,至少没有因为谁说的算的问题,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来。

(https://www.bqduo.com/biquge/15_15718/c462522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